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芳顺专利>正文

永磁引流放大电空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64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6
电空阀的操控是用线圈、磁轭、衔铁组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合衔铁,用衔铁推动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衔铁位置改用鼓膜,用一个小小的线圈驱动小小的永磁体推动一组与阀座一样的微缩的上、下阀门,引出一股小小气流作用于鼓膜,用鼓膜推动阀门,完全替代了线圈,磁轭、衔铁功能;体积小,省料省电,彻底消除释放的脉冲过电压和剩磁危害,寿命延长百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引流放大电空阀
本专利技术属轨道牵引管路控制元件
技术介绍
现用技术是用一个大线圈控制衔铁开、闭上下阀门,达到充、排气工作目的,导磁材料是纯铁,有剩磁太大特性,其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用技术上阀门上增设一个鼓膜室,组成放大部,再用一个小小的磁力线与小小线圈得电后的磁力线相对的永磁体的反斥力去开启一组与现用技术排列、组合一样的微缩的上下阀门、阀口,组成引流部,引出一股小小气流至放大部鼓膜室,作用于鼓膜上使其开闭上下阀门阀口。完全没有剩磁危害,节省电能,寿命延长百倍以上。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示意图1、阀座2、弹簧3、进气口4、下阀门5、下阀口6、第二气流通道7、连杆8、上阀口9、上阀门10、鼓膜托11、鼓膜室12、暗道13、线圈14、永磁体15、上阀门A16、上阀口A17、连杆A18、下阀口A19、下阀门A20、膜板21、弹簧A22、暗道A23、第三气流通道A、引流部B、放大部对照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当线圈13得电,永磁体14向下推动上阀门A15,连杆A17、下阀门A19向下移动,开启下阀口A18,气流从进气口3,经暗道A22通过下阀口A18经暗道12至鼓膜室11,作用于鼓膜托10,推动上阀门9,连杆7、下阀门4移动,关闭上阀口8,开启下阀口5,气流从进气口3经下阀口5流向第二气流通道6,完成一个工作指令;当线圈13失电,弹簧A21将下阀门A19、连杆A17、上阀门A15,永磁体14向上顶起,关闭下阀口A18,开启上阀口A16,鼓膜室的压缩空气经暗道12通过上阀口A16排出,鼓膜室11失压,弹簧2将下阀门4、连杆7、上阀门9向上顶起,关闭下阀口5,开启上阀口8,第二气流通道6的压缩空气经上阀口8流向第三气流通道23去其他控制器件。这是二位三通型电空阀全部工作流程;二位二通型电空阀区别是第三气流通道23直通大气,叫排风口,位置设在不影响其他器件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引流放大电空阀由引流部A、放大部B组成,其特征是在放大部B的上阀门9上设置了鼓膜室11、膜板20、鼓膜托10;引流部A用一个小小的线圈得、失电驱动一块小小的永磁体操作上阀门A15、下阀门A19对鼓膜室11充、排气,实现放大部B的上阀门9、下阀门4的闭、开和开、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引流放大电空阀由引流部A、放大部B组成,其特征是在放大部B的上阀门9上设置了鼓膜室11、膜板20、鼓膜托10;引流部A用一个小小的线圈得、失电驱动一块小小的永磁体操作上阀门A15、下阀门A19对鼓膜室11充、排气,实现放大部B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芳顺
申请(专利权)人:钟芳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