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槽型梁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铁路线施工时,当需要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时,需要使用槽型梁对两个铁路营业线跨越,因此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土木施工装置和方法,在现有的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中,槽型梁作为开口截面,抗扭能力差,为保证槽型梁顺利顶推施工,需要在顶推施工前对槽型梁内部进行支撑加固,槽型梁位于竖曲线上,需要保证预制及顶推轨迹均为竖曲线布置。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因此实现了对具有两个铁路营业线的铁路营业线组的移位安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铁路营业线组中并且用于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铁路营业线组中并且用于支撑槽型梁体的永久支撑墩组、设置在铁路营业线组上并且用于架空槽型梁体的临时支撑墩组、设置在临时支撑墩组上并且用于槽型梁体进行移位运动的顶推装置,/n永久支撑墩组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墩柱(11)、第二墩柱(12)、第三墩柱(13)、第五墩柱(15)和第六墩柱(16),/n临时支撑墩组设置为包含有第四墩柱(14)、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十墩柱(21)、第十二墩柱(23)、第十四墩柱(25)和第十六墩柱(27),/n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临时支撑墩组中,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铁路营业线组中并且用于支撑槽型梁体的永久支撑墩组、设置在铁路营业线组上并且用于架空槽型梁体的临时支撑墩组、设置在临时支撑墩组上并且用于槽型梁体进行移位运动的顶推装置,
永久支撑墩组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墩柱(11)、第二墩柱(12)、第三墩柱(13)、第五墩柱(15)和第六墩柱(16),
临时支撑墩组设置为包含有第四墩柱(14)、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十墩柱(21)、第十二墩柱(23)、第十四墩柱(25)和第十六墩柱(27),
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临时支撑墩组中,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九墩柱(19)、第十一墩柱(22)、第十三墩柱(24)、第十五墩柱(26)和第十七墩柱(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槽型梁体进行架空移动的方式把永久支撑墩组、临时支撑墩组和顶推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临时支撑墩组和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中间连接架(29),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推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撑架(31),
或,铁路营业线组设置为包含有第一铁路营业线区间(10)与第二铁路营业线区间(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铁路营业线区间(10)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墩柱(11)和第二墩柱(12),在第一铁路营业线区间(10)与第二铁路营业线区间(2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墩柱(13)、第四墩柱(14)和第五墩柱(15)并且在第二铁路营业线区间(20)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第六墩柱(16)、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九墩柱(19)、第十墩柱(21)、第十一墩柱(22)、第十二墩柱(23)、第十三墩柱(24)、第十四墩柱(25)、第十五墩柱(26)、第十六墩柱(27)和第十七墩柱(28),在第三墩柱(13)、第四墩柱(14)与第五墩柱(15)依次之间和第六墩柱(16)、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九墩柱(19)、第十墩柱(21)、第十一墩柱(22)、第十二墩柱(23)、第十三墩柱(24)、第十四墩柱(25)、第十五墩柱(26)与第十六墩柱(27)依次之间分别设置有中间连接架(29)并且在第八墩柱(18)、第十墩柱(21)、第十二墩柱(23)、第十四墩柱(25)和第十六墩柱(27)上分别设置有顶推装置,在顶推装置与槽型梁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1),
或,还包含有导向装置并且导向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墩柱(11)的上端端面部、第二墩柱(12)的上端端面部、第三墩柱(13)的上端端面部、第五墩柱(15)的上端端面部、第六墩柱(16)的上端端面部、第九墩柱(19)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一墩柱(22)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三墩柱(24)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五墩柱(26)的上端端面部和第十七墩柱(28)的上端端面部,两个导向装置设置为呈相对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墩柱(11)、第二墩柱(12)、第三墩柱(13)、第五墩柱(15)和第六墩柱(16)设置为混凝土墩状体并且第五墩柱(15)和第六墩柱(16)分别设置在第二铁路营业线区间(20)的侧面部,第二墩柱(12)和第三墩柱(13)分别设置在第一铁路营业线区间(10)的侧面部并且第三墩柱(13)设置为与第五墩柱(15)相对应分布,第一墩柱(11)设置在第二墩柱(12)的外侧面部并且第六墩柱(16)的侧面部设置为与中间连接架(29)联接,
或,第四墩柱(14)、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十墩柱(21)、第十二墩柱(23)、第十四墩柱(25)和第十六墩柱(27)设置为具有承台、钢管柱、钢箱梁和墩顶钢板的H形钢之间,第九墩柱(19)、第十一墩柱(22)、第十三墩柱(24)、第十五墩柱(26)和第十七墩柱(28)分别设置为具有混凝土台和钢管柱的柱状体,第四墩柱(14)设置在第三墩柱(13)与第五墩柱(15)之间并且第七墩柱(17)、第八墩柱(18)、第九墩柱(19)、第十墩柱(21)、第十一墩柱(22)、第十二墩柱(23)、第十三墩柱(24)、第十四墩柱(25)、第十五墩柱(26)、第十六墩柱(27)和第十七墩柱(28)设置为沿第二铁路营业线区间(20)的外侧面部向外依次延伸分布,第四墩柱(14)的侧面部、第七墩柱(17)的侧面部、第八墩柱(18)的侧面部、第九墩柱(19)的侧面部、第十墩柱(21)的侧面部、第十一墩柱(22)的侧面部、第十二墩柱(23)的侧面部、第十三墩柱(24)的侧面部、第十四墩柱(25)的侧面部、第十五墩柱(26)的侧面部、第十六墩柱(27)的侧面部和第十七墩柱(28)的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中间连接架(29)联接并且第八墩柱(18)的上端端面部、第十墩柱(21)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二墩柱(23)的上端端面部、第十四墩柱(25)的上端端面部和第十六墩柱(27)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顶推装置联接,
或,在承台与钢箱梁之间、墩顶钢板与钢箱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钢管柱,
或,第一墩柱(11)的上端端面部、第二墩柱(12)的上端端面部、第三墩柱(13)的上端端面部、第四墩柱(14)的上端端面部、第五墩柱(15)的上端端面部和第六墩柱(1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沿同一条水平面分布,第七墩柱(17)的上端端面部、第八墩柱(18)的上端端面部、第九墩柱(19)的上端端面部、第十墩柱(21)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一墩柱(22)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二墩柱(23)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三墩柱(24)的上端端面部、第十四墩柱(25)的上端端面部、第十五墩柱(26)的上端端面部、第十六墩柱(27)的上端端面部和第十七墩柱(28)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沿倾斜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横跨两个铁路营业线的槽型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中间连接架(29)设置为梯状体并且设置在第三墩柱(13)与第四墩柱(14)之间、第四墩柱(14)与第五墩柱(15)之间、第六墩柱(16)与第七墩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研美,张宝弟,张培会,姜利宾,魏吉发,张润达,陈明慧,黄涛,白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