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06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包括由可溶性金属制成的锥体、金属套筒、卡瓦和下接头;锥体的外表面为锥面,内部沿轴向设有空心通道;金属套筒套设在锥体上,且安装在靠近锥体锥底的一端,金属套筒的内表面为与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卡瓦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锥体上,卡瓦的一端与金属套筒抵接,卡瓦的另一端与下接头相连接,卡瓦的内表面为与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下接头安装在靠近锥体锥顶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套筒进行密封,具有溶解性能好,不易堵塞井筒,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卡瓦为一体式结构,无需再设置多个卡瓦片和切缝,大大简化了卡瓦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点,且不容易发生损坏,提高了锚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座,特别涉及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
技术介绍
可溶球座广泛应用于深层气井的封堵,为上返测试、压裂改造等工艺技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可溶球座包括相适配的锥体5和下接头1,在锥体5和下接头1之间设有橡胶筒4和卡瓦2,且为了满足密封要求,在橡胶筒4和卡瓦2还需要设置挡环3或复合片,但在具体施工中,发现现有的可溶球座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可溶球座大多采用橡胶筒4作为密封构件,存在体积大、溶解条件高,难以完全溶解,施工后期经常造成井筒堵塞,影响油井出油的不足;且橡胶筒具有流动特征,密封效果不甚理想;(2)现有的可溶球座的卡瓦2大多由若干个卡瓦片21箍成,相邻两个卡瓦片21相互连接,且预设有切缝22,不仅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且在下井过程中,卡瓦片容易发生损坏,影响锚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溶性金属制成的锥体、金属套筒、卡瓦和下接头,/n所述锥体的外表面为锥面,内部沿轴向设有空心通道;/n所述金属套筒套设在所述锥体上,且安装在靠近所述锥体锥底的一端,所述金属套筒的内表面为与所述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n所述卡瓦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所述锥体上,所述卡瓦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套筒抵接,所述卡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相连接,所述卡瓦的内表面为与所述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n所述下接头安装在靠近所述锥体锥顶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溶性金属制成的锥体、金属套筒、卡瓦和下接头,
所述锥体的外表面为锥面,内部沿轴向设有空心通道;
所述金属套筒套设在所述锥体上,且安装在靠近所述锥体锥底的一端,所述金属套筒的内表面为与所述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
所述卡瓦为一体式结构,套设在所述锥体上,所述卡瓦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套筒抵接,所述卡瓦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相连接,所述卡瓦的内表面为与所述锥体的外锥面相适配的内锥面;
所述下接头安装在靠近所述锥体锥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筒和卡瓦均由高延伸率金属制作而成,所述高延伸率金属指延伸率介于16%-35%之间的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伸率金属为镁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全金属可溶球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琦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维泰科创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