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颖娟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0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主体,培养皿主体的顶端开口处装配有对培养皿主体进行密封覆盖的盖体,且盖体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内部空腔进行抽气处理的微型抽气泵;其技术要点为,由于采用可密封装配的盖体,同时结合侧板使用,利于磁吸层的磁性吸附力,确保盖体将培养皿主体的开口处完全盖合,再开启微型抽气泵,使培养皿主体内处于真空状态,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真空环境,体现了该培养面主体使用时的功能性;由于采用整个底座和培养皿主体组合的形式,底座内的风机组件可对培养皿主体的表面进行降温或是升温处理,从而为培养皿主体内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体现了整个培养皿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
本技术属于
,具体是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现有使用的培养皿大多只是单个的圆盘结构,仅仅作为一个容器使用,无法体现其功能性,在需要对培养皿内的微生物提供真空环境或是适合的高低温度环境时需要借助外界的其它工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主体,所述培养皿主体的顶端开口处装配有对培养皿主体进行密封覆盖的盖体,且盖体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内部空腔进行抽气处理的微型抽气泵;所述培养皿主体的底部设有底座,且底座表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调控按钮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强力胶均匀粘合有若干呈圆周状分布的海绵垫,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通道,并在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内微生物进行温度环境创造的风机组件;所述培养皿主体内壁的底端嵌入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可将检测到温度传送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风机组件和微型抽气泵均通过设置导线与调控按钮组连接。优选的,所述培养皿主体与盖体之间通过设置阻尼转轴连接,且盖体下表面与培养皿主体盖合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培养皿主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侧板,且侧板与培养皿主体成一体式结构,所述侧板可对转动状态下的盖体进行阻挡,并使所述盖体将培养皿主体的开口端完全覆盖。优选的,所述侧板一侧与盖体贴合的位置处均设有磁吸层,且磁吸层的厚度为0.2-1mm。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扇、微型电机以及电阻丝网,所述微型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产生流动的气流,经过电阻丝网和培养皿主体下表面开设的齿形接触面后,并从气流通道顶端的出气口排出。优选的,所述培养皿主体下表面开设的齿形接触面与电阻丝网呈上下对应式分布,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呈“U”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由于采用可密封装配的盖体,同时结合侧板使用,利于磁吸层的磁性吸附力,确保盖体将培养皿主体的开口处完全盖合,再开启微型抽气泵,使培养皿主体内处于真空状态,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真空环境,体现了该培养面主体使用时的功能性;二是由于采用整个底座和培养皿主体组合的形式,培养皿主体可套装到整个底座的内部,此时底座内的风机组件可对培养皿主体的表面进行降温或是升温处理,从而为培养皿主体内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体现了整个培养皿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培养皿主体;2、盖体;3、侧板;4、阻尼转轴;5、微型抽气泵;6、底座;7、显示屏;8、调控按钮组;9、海绵垫;10、磁吸层;11、温度传感器;12、气流通道;13、风扇;14、微型电机;15、电阻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主体1,培养皿主体1的顶端开口处装配有对培养皿主体1进行密封覆盖的盖体2,且盖体2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部空腔进行抽气处理的微型抽气泵5;培养皿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6,且底座6表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示屏7和调控按钮组8,底座6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强力胶均匀粘合有若干呈圆周状分布的海绵垫9,底座6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通道12,并在气流通道12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微生物进行温度环境创造的风机组件;培养皿主体1内壁的底端嵌入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且温度传感器11可将检测到温度传送到显示屏7上显示,风机组件和微型抽气泵5均通过设置导线与调控按钮组8连接。如图1所示,培养皿主体1与盖体2之间通过设置阻尼转轴4连接,且盖体2下表面与培养皿主体1盖合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上述提及的橡胶密封圈时保证培养皿主体1与盖体2连接后,其两者之间的连接端保持封闭装置,在培养皿主体1内部空间处于真空状态下时,培养皿主体1与盖体2将会连接的更加紧密。如图1和2所示,培养皿主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侧板3,且侧板3与培养皿主体1成一体式结构,侧板3可对转动状态下的盖体2进行阻挡,并使盖体2将培养皿主体1的开口端完全覆盖。如图1-3所示,侧板3一侧与盖体2贴合的位置处均设有磁吸层10,且磁吸层10的厚度为0.2-1mm。上述由于采用可密封装配的盖体2,同时结合侧板3使用,利于磁吸层10的磁性吸附力,确保盖体2将培养皿主体1的开口处完全盖合,再开启微型抽气泵5,使培养皿主体1内处于真空状态,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真空环境,体现了该培养面主体1使用时的功能性。如图2所示,风机组件包括风扇13、微型电机14以及电阻丝网15,微型电机14带动风扇13转动,在气流通道12内产生流动的气流,经过电阻丝网15和培养皿主体1下表面开设的齿形接触面后,并从气流通道12顶端的出气口排出。上述提及风机组件的功能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吹风机功能相同。如图2所示,培养皿主体1下表面开设的齿形接触面与电阻丝网15呈上下对应式分布,气流通道12的截面呈“U”字形。上述由于采用整个底座6和培养皿主体1组合的形式,培养皿主体1可套装到整个底座6的内部,此时底座6内的风机组件可对培养皿主体1的表面进行降温或是升温处理,从而为培养皿主体1内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体现了整个培养皿使用的便利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主体(1)的顶端开口处装配有对培养皿主体(1)进行密封覆盖的盖体(2),且盖体(2)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部空腔进行抽气处理的微型抽气泵(5);/n所述培养皿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6),且底座(6)表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示屏(7)和调控按钮组(8),所述底座(6)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强力胶均匀粘合有若干呈圆周状分布的海绵垫(9),所述底座(6)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通道(12),并在气流通道(12)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微生物进行温度环境创造的风机组件;/n所述培养皿主体(1)内壁的底端嵌入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且温度传感器(11)可将检测到温度传送到显示屏(7)上显示,所述风机组件和微型抽气泵(5)均通过设置导线与调控按钮组(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主体(1)的顶端开口处装配有对培养皿主体(1)进行密封覆盖的盖体(2),且盖体(2)上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部空腔进行抽气处理的微型抽气泵(5);
所述培养皿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6),且底座(6)表面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示屏(7)和调控按钮组(8),所述底座(6)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强力胶均匀粘合有若干呈圆周状分布的海绵垫(9),所述底座(6)的内部开设有气流通道(12),并在气流通道(12)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用于对培养皿主体(1)内微生物进行温度环境创造的风机组件;
所述培养皿主体(1)内壁的底端嵌入式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且温度传感器(11)可将检测到温度传送到显示屏(7)上显示,所述风机组件和微型抽气泵(5)均通过设置导线与调控按钮组(8)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研发用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主体(1)与盖体(2)之间通过设置阻尼转轴(4)连接,且盖体(2)下表面与培养皿主体(1)盖合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惠燕张颖娟
申请(专利权)人:张颖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