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46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其特征在于翼缘板(2)、腹板(3)、下端板(4)、上端板(7)、预应力筋(5)组成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构件部分,并内嵌在木柱预留槽口(10),并通过铆钉穿过腹板预留孔洞(11)进行连接,预应力筋(5)通过端板预留孔洞(12)并由锚具(8)固定于上端板(7)和下端板(4),下端板(4)与锚钉(9)焊接并浇筑于混凝土基础(6)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木柱的竖向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并实现了高层木结构中方形木柱的自复位功能,避免地震下木结构发生较大侧移和残余变形的危害,可以适用于高层木结构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方形木柱的柱脚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应用于建筑结构,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基于木结构易于运输、拼装、环境友好等优点以及工程木产品的不断进步,高层木结构住宅及公共建筑得到了大力发展。木柱作为一种主要的内力传递构件,对竖向承重和侧向受力极为重要。随着高层木结构的应用,对木柱的抗侧刚度及抗剪、抗弯需求提高。此外,地震作用下结构往往会发生较大的侧向位移,特别是木结构震后残余位移较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一方面,该柱脚融入了钢材的材料性能,提高了木柱抗侧刚度和竖向承载力;另一方面,该柱脚通过预应力筋施加了预拉力,可使地震下结构具有反向恢复力达到自复位的效果,减少地震下的侧向位移和残余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满足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对木柱的性能需求,提高木柱的承载力和地震往复作用下的耗能能力,此外通过预应力筋施加的预拉力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由方形木柱(1)、翼缘板(2)、腹板(3)、下端板(4)、预应力筋(5)、混凝土基础(6)、上端板(7)、锚具(8)、锚钉(9)、木柱预留槽口(10)、腹板预留孔洞(11)、端板预留孔洞(12)组成,其特征在于翼缘板(2)、腹板(3)、下端板(4)、上端板(7)、预应力筋(5)组成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构件部分,并内嵌在木柱预留槽口(10),并通过铆钉穿过腹板预留孔洞(11)进行连接,预应力筋(5)通过端板预留孔洞(12)并由锚具(8)固定于上端板(7)和下端板(4),下端板(4)与锚钉(9)焊接并浇筑于混凝土基础(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由方形木柱(1)、翼缘板(2)、腹板(3)、下端板(4)、预应力筋(5)、混凝土基础(6)、上端板(7)、锚具(8)、锚钉(9)、木柱预留槽口(10)、腹板预留孔洞(11)、端板预留孔洞(12)组成,其特征在于翼缘板(2)、腹板(3)、下端板(4)、上端板(7)、预应力筋(5)组成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构件部分,并内嵌在木柱预留槽口(10),并通过铆钉穿过腹板预留孔洞(11)进行连接,预应力筋(5)通过端板预留孔洞(12)并由锚具(8)固定于上端板(7)和下端板(4),下端板(4)与锚钉(9)焊接并浇筑于混凝土基础(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构件部分沿方形柱四边分布,每边按需可分布多个自复位功能的构件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木结构适用的内嵌式方形木柱自复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睿涵张延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