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6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房屋建筑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多种误差状况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修复工装包括仿形模架组件、连接组件和固定调节组件,分别布置到门洞相应边上的仿形模架组件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模架,布置在门洞上的模架通过所述的固定调节组件支撑固定在所述的门洞上。施工方法包括U型侧模盒夹住砌体固定,U型侧模盒顶部立面调节模盒安装,顶部U型顶模盒和平面调节模盒安装,顶部平面调节模盒和侧壁的立面调节模盒连接紧固,底部可伸缩U型侧模盒加固顶按要求洞口尺寸固定等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复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属于房屋建筑工艺装备设计制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所述修复工装修复大缝隙门洞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设领域,受各种原因影响预留的门洞尺寸有时与制作的门框尺寸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导致门框无法安装。此时的做法往往是采用砂浆和砌块进行修补,当门框与预留洞的间隙大于50mm时不再适用此方法,应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填补,通常有两种修补方案。方案一:由于工程量小、材料准备困难,通常现场的做法是在门框支座处采用木销子固定,先安装门框,随后采用砖和砂浆多次填补达到修补的目的。此种做法的弊端是多层找补需底层终凝后才能进行上层填料,工艺持续时间长;厚度过厚砂浆强度较低质量难以达到要求,后期容易开裂甚至脱落;在重力作用下门洞上部的修补特别困难,无论是在修补期间还是在后期使用期间都极易掉落。方案二:采用木模板和钢管进行二次支模,而后浇筑细石混凝土,此种方案同样有较大弊端,木模板需要单独制作,工作量较大,造型特殊木模拼接安装后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复工装包括仿形模架组件(1)、连接组件(2)和固定调节组件(3),分别布置到门洞相应边上的仿形模架组件(1)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2)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模架,布置在门洞上的模架通过所述的固定调节组件(3)支撑固定在所述的门洞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复工装包括仿形模架组件(1)、连接组件(2)和固定调节组件(3),分别布置到门洞相应边上的仿形模架组件(1)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2)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模架,布置在门洞上的模架通过所述的固定调节组件(3)支撑固定在所述的门洞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形模架组件(1)包括U型侧模盒(4)和U型顶模盒(5),分别各自独立的布置到门洞相应边上的U型侧模盒(4)和U型顶模盒(5)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2)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模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侧模盒(4)和所述的U型顶模盒(5)均由铝合金板弯折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2)包括转角连接件(6)和固定螺栓(7),在所述的转角连接件(6)上设置有调节条孔(8),在仿形模架组件(1)的U型侧模盒(4)和U型顶模盒(5)上均设置有连接螺栓孔;分别各自独立的布置到门洞相应边上的U型侧模盒(4)和U型顶模盒(5),通过所述的转角连接件(6)和穿接在调节条孔(8)以及连接螺栓孔中的固定螺栓(7)的配合下连接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连接件(6)为具有向外侧敞开的U型槽的转角连接件,在U型槽的两条竖直边上均设置所述的调节条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门洞大缝隙修补的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2)包括两组立面调节模盒(9)、两组平面调节模盒(10)和固定螺栓(7),在各组立面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东邱勇鲜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