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4
本申请涉及安全通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支撑座、立柱和支撑板,所述立柱设置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立柱上,所述支撑座、立柱和支撑板形成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上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水和顶棚,所述顶棚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的上端面与顶棚的下端面贴合,本申请具有减少落到顶棚上的高空坠物冲击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安全通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安全通道是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坠物造成对行走人员的伤害而设置的,主要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出入口以及施工区域内地面行人较多的位置。相关技术中的安全通道包括长方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棚,通过顶棚对高空坠物阻挡。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高空坠物落到顶棚上时,容易将顶棚砸坏,导致安全通道不能起到保护行人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提高顶棚的抗冲击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包括支撑座、立柱和支撑板,所述立柱设置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立柱上,所述支撑座、立柱和支撑板形成有通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上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水和顶棚,所述顶棚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的上端面与顶棚的下端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空坠物落到顶棚上时,高空坠物将冲击力传递到顶棚上,并使顶棚与高空坠物一起下降,顶棚将作用力传递到水上,顶棚受到水的反作用力,使顶棚与高空坠物下降速度逐渐降低并停止运动,从而对顶棚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并使顶棚不易损坏,即提高了顶棚的抗冲击性能;而顶棚不再受到冲击力时,顶棚受水的浮力而上升复位,具有反复使用的效果。可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座一侧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水箱连接有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均与固定箱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固定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管流向水箱,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向固定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棚受到冲击时,顶棚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上,水受到压力后通过第一出水管和单向阀进入到水箱内;水泵启动时,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到固定箱内。可选的,所述顶棚包括设置于固定槽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板的端面设置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下端面面积大于固定板的水平截面面积,所述固定柱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板的水平截面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顶棚的面积,使物体冲高空掉落时,顶棚有更大的几率接到物品,提高安全性。可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上端面设置有限制顶棚移动的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板的水平截面形状与固定箱的开口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箱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固定箱的上端面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固定槽内加水,使顶棚受到水的浮力上升,当固定板与限位板抵接时,限制顶棚继续上升,使顶棚不易脱离固定槽。可选的,所述操作板远离固定板的端面为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具有导流效果,在下雨天气使雨水更快的从顶棚流下,使顶棚不易残留雨水。可选的,所述固定箱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铅芯橡胶支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铅芯橡胶支座可以承担固定箱的重力和水平位移的功能,在顶棚受到冲击时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受固定箱内的水缓冲减小,另外铅芯橡胶支座也可以分担物体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水平方向的作用力通过固定箱传递到铅芯橡胶支座上,铅芯橡胶支座上的铅芯在多层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时,铅芯靠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当顶棚不再受到冲击时,铅芯通过动态恢复与再结晶过程、以及橡胶的剪切拉力的作用,使固定箱复位。水和铅芯橡胶支座一起对高空坠物缓冲,缓冲效果更好提高,安全防护效果,而铅芯橡胶支座也起到一道保险的效果,当水无法完全缓冲高空坠物时,铅芯橡胶支座可以进一步会高空坠物缓冲,使得安全系数增加。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收集雨水的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的挡板和管道输出口,所述挡板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板与多个所述挡板围合形成有收集腔,除靠近建筑物一侧的挡板外的所有挡板均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挡板远离固定箱远离固定箱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出水管汇聚合成管道输出口,所述管道输出口的一侧与水箱的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棚受到冲压时固定箱内的水可能会溅到收集腔内,或者在下雨天气中雨水落到收集腔内,收集腔内的水通过各个第二出水管汇聚到管道输出口,水再由管道输出口流入到水箱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起到环保的效果。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边沿开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雨水落到倒角斜面上时,水可以顺着倒角的斜面下流,并增加水的下流速度,减少水在倒角斜面上残留。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在施工前,选定需要施工安全通道的数量、位置、长度、宽度和高度;步骤二,施工安全通道前,在建筑物的楼道前施工一个水平的支撑座,在支撑座上施工立柱,在立柱上方施工支撑板;步骤三,往固定槽内加水,将顶棚放置到固定槽内,使顶棚与水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空坠物落到顶棚上时,高空坠物对顶棚施加作用力并会使顶棚下降,顶棚受到的作用力受水缓冲而减小,降低高空坠物造成的危险。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高空坠物落到顶棚上时,高空坠物将冲击力传递到顶棚上,并使顶棚与高空坠物一起下降,顶棚将作用力传递到水上,顶棚受到水的反作用力,使顶棚与高空坠物下降速度逐渐降低并停止运动,从而对顶棚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并使顶棚不易损坏,即提高了顶棚的抗冲击性能;而顶棚不再受到冲击力时,顶棚受水的浮力而上升复位,具有反复使用的效果;2.通过加水机构,对固定箱内的水补充,使顶棚上升;3.设置收集机构,将水进行回收,节约水资源,起到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显顶棚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座;2、立柱;3、支撑板;31、倒角;4、铅芯橡胶支座;5、固定箱;51、固定槽;6、顶棚;61、固定板;62、固定柱;63、操作板;7、限位机构;71、限位板;72、螺栓;8、加水机构;81、第一进水管;82、第一出水管;83、单向阀;84、水泵;85、自来水管;86、水箱;9、收集机构;91、挡板;92、第二出水管;93、管道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及其施工方法。参照图1,安全通道包括支撑座1、立柱2和支撑板3。支撑板3位于支撑座1的上方。立柱2设置有多个,多个立柱2设置成两排。每个立柱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1的上端面和支撑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撑座1和支撑板3分别与立柱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座1、支撑板3分别与立柱2之间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包括支撑座(1)、立柱(2)和支撑板(3),所述立柱(2)设置于支撑座(1)上,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立柱(2)上,所述支撑座(1)、立柱(2)和支撑板(3)形成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的上端面开设有固定槽(51),所述固定槽(51)内设置有水和顶棚(6),所述顶棚(6)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的上端面与顶棚(6)的下端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包括支撑座(1)、立柱(2)和支撑板(3),所述立柱(2)设置于支撑座(1)上,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立柱(2)上,所述支撑座(1)、立柱(2)和支撑板(3)形成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设置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的上端面开设有固定槽(51),所述固定槽(51)内设置有水和顶棚(6),所述顶棚(6)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的上端面与顶棚(6)的下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加水机构(8),所述加水机构(8)包括设置于支撑座(1)一侧的水箱(86),所述水箱(86)上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管(85)的进水口,所述水箱(86)连接有第一进水管(81)与第一出水管(82),所述第一进水管(81)与第一出水管(82)均与固定箱(5)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82)上设置有水泵(84),所述第一进水管(81)上设置有单向阀(83),所述固定箱(5)内的水通过第一进水管(81)流向水箱(86),所述水箱(86)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82)流向固定箱(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6)包括设置于固定槽(51)内的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62),所述固定柱(62)远离固定板(61)的端面设置有操作板(63),所述操作板(63)的下端面面积大于固定板(61)的水平截面面积,所述固定柱(62)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板(61)的水平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5)的上端面设置有限制顶棚(6)移动的限位机构(7);所述固定板(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朝崔佳佳林黎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