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44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包括瓷砖本体一,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均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微米乳突膜,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与瓷砖本体一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与瓷砖本体二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为正方形结构。该自洁抗菌瓷砖,采用荷叶表面微米级腊质乳突原理,有水滴落在瓷砖表面,水滴与微米乳突膜不存在附着作用,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瓷砖表面的浮灰冲走,达到自清洁的目的,且与微米乳突膜交错排布的除菌块,可达到一定的除菌效果,且可避免出现美缝物料悬于表面并在长时间损坏出现缺口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瓷砖的清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洁抗菌瓷砖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砖
,具体为一种自洁抗菌瓷砖。
技术介绍
瓷砖又称磁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瓷砖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常见于家庭装修的客厅地板和卫生间墙壁与地板上,而这些地方都是极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且瓷砖一旦脏了,就特别容易显露出来,同时在卫生间内细菌较多,瓷砖表面和缝隙内也容易藏有细菌,长期使用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抗菌瓷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瓷砖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常见于家庭装修的客厅地板和卫生间墙壁与地板上,而这些地方都是极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且瓷砖一旦脏了,就特别容易显露出来,同时在卫生间内细菌较多,瓷砖表面和缝隙内也容易藏有细菌,长期使用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包括瓷砖本体一,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均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微米乳突膜,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与瓷砖本体一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与瓷砖本体二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为正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一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一,所述连接凸块一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一,所述连接底座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二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二,所述连接凸块二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二。优选的,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的上端位于微米乳突膜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除菌块,所述除菌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头,所述延伸头的上端穿过瓷砖本体一并延伸至微米乳突膜的上端,所述延伸头的上端与微米乳突膜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延伸头呈网格状排布在微米乳突膜的上端,所述延伸头的直径为十微米,所述除菌块的外端固定设置有包裹块,所述包裹块与瓷砖本体一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菌块的外端与包裹块的内端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瓷砖本体一与瓷砖本体二上端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外弧口,所述外弧口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结构,所述连接底座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内弧口,所述内弧口的横截面呈二分之一圆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藏泥槽,所述藏泥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纹路,所述微米乳突膜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水防滑槽,所述导水防滑槽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洁抗菌瓷砖,采用荷叶表面微米级腊质乳突原理,一旦有水滴落在瓷砖表面,水滴与微米乳突膜不存在附着作用,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瓷砖表面的浮灰冲走,达到自清洁的目的,且与微米乳突膜交错排布的除菌块,可达到一定的除菌效果;2、该自洁抗菌瓷砖,通过设置包裹块,采用嵌合的安装方式,可大大提高瓷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除菌块损坏造成局部除菌效果消失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瓷砖的除菌效果;3、该自洁抗菌瓷砖,外弧口与内弧口均采用打磨抛光的工艺,通过设置外弧口,不存在瓷砖切口的毛口,更利于美缝物料渗入瓷砖缝隙内部,避免出现美缝物料悬于表面并在长时间损坏出现缺口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瓷砖的清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菌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瓷砖本体一;2、瓷砖本体二;3、微米乳突膜;4、连接底座;5、连接凸块一;6、连接凹槽一;7、连接凸块二;8、连接凹槽二;9、除菌块;10、延伸头;11、包裹块;12、外弧口;13、内弧口;14、藏泥槽;15、导水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包括瓷砖本体一1,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均为正方形结构,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微米乳突膜3,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4,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一1为一体化结构,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二2为一体化结构,连接底座4为正方形结构。进一步的,连接底座4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一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一5,连接凸块一5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一6,连接底座4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二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二7,连接凸块二7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二8,通过设置连接凸块一5、连接凹槽一6、连接凸块二7与连接凹槽二8,可使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底部与水泥的贴合度更加的高,可有效的避免瓷砖之间发生微小偏移造成瓷砖之间的缝隙变大,导致瓷砖间易藏污纳垢,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瓷砖清洁的便捷性。进一步的,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上端位于微米乳突膜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除菌块9,除菌块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头10,延伸头10的上端穿过瓷砖本体一1并延伸至微米乳突膜3的上端,延伸头10的上端与微米乳突膜3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除菌块9的材质为氧化铜无机抗菌剂,安装的除菌块9用于瓷砖表面的杀菌作用,而将延伸头10的上端与微米乳突膜3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便于除菌块9对瓷砖表面除菌,交错的排布方式可使除菌块9大范围的覆盖整个瓷砖,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瓷砖的抗菌性,同时所使用的材料量可大量减少,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延伸头10呈网格状排布在微米乳突膜3的上端,延伸头10的直径为十微米,除菌块9的外端固定设置有包裹块11,包裹块11与瓷砖本体一1为一体化结构,除菌块9的外端与包裹块11的内端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包裹块11,采用嵌合的安装方式,可大大提高瓷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除菌块9损坏造成局部除菌效果消失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瓷砖的除菌效果。进一步的,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上端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外弧口12,外弧口12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结构,连接底座4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内弧口13,内弧口13的横截面呈二分之一圆结构,外弧口12与内弧口13均采用打磨抛光的工艺,通过设置外弧口12,不存在瓷砖切口的毛口,更利于美缝物料渗入瓷砖缝隙内部,避免出现美缝物料悬于表面并在长时间损坏出现缺口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该瓷砖的清洁性,而设置的内弧口13更利于被水泥浆包裹,且更利于水泥浆的渗透,进而大大提高了该瓷砖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连接底座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藏泥槽14,藏泥槽1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纹路,微米乳突膜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水防滑槽15,导水防滑槽15为弧形结构,在安装瓷砖时可将水泥浆覆盖在藏泥槽14内,然后再与地面上的泥浆贴合,可进一步提高瓷砖与水泥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设置的导水防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包括瓷砖本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均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微米乳突膜(3),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4),所述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一(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二(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4)为正方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包括瓷砖本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均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微米乳突膜(3),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4),所述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一(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4)与瓷砖本体二(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底座(4)为正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4)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一(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一(5),所述连接凸块一(5)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一(6),所述连接底座(4)的边侧位于瓷砖本体二(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二(7),所述连接凸块二(7)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凹槽二(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洁抗菌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砖本体一(1)与瓷砖本体二(2)的上端位于微米乳突膜(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除菌块(9),所述除菌块(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延伸头(10),所述延伸头(10)的上端穿过瓷砖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鸳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