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柱对接支撑架及应用该支撑架的钢柱对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42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及应用该支撑架的钢柱对接施工方法属于钢柱对接技术领域,该钢柱对接支撑架包括连接爪、下部支撑杆件和上部支撑杆件,连接爪用于与下钢柱可拆卸连接,下部支撑杆件的底部通过拆卸螺栓与连接爪连接,上部支撑杆件用于与上钢柱可拆卸连接,下部支撑杆件和上部支撑杆件之间通过上调节螺母、下调节螺母和螺母限位件连接,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沿竖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有利于调节钢柱的水平标高和垂直度,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该钢柱对接支撑架用于钢柱对接焊接时,能够保证钢柱不会发生偏移,有利于保证焊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柱对接支撑架及应用该支撑架的钢柱对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柱对接
,具体为一种钢柱对接支撑架及应用该支撑架的钢柱对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层钢结构在安装时,经常需要将钢柱进行对接连接,钢柱对接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目前常见的钢柱对接的连接装置包括耳板、连接夹板和螺栓。通过在两块耳板上设置螺栓孔,并在两块连接夹板上设置螺栓孔,通过两块连接夹板夹持,并连接两块耳板,再经螺栓固定后,使两块耳板连接成一体结构。该连接装置可用在倾斜钢管柱的对接中,不用再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但是工人将钢柱吊至指定位置后,要把预先准备好的连接夹板和螺栓安装到下部安装柱和待安装的上部安装柱上带有耳板的两侧,四块连接板对接准确穿入安装六角螺栓,拧紧牢固后,方可摘勾,在此期间塔吊一直处于负载状态全过程持续10-15分钟左右,也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调整钢柱的水平标高和测量垂直度时,传统方法是在下方钢柱柱身焊接承台,放置千斤顶,钢柱上方柱身焊接顶点,每根柱四面都会焊接此装置,费时费工,且校正精度不高。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爪(1),包括连接爪本体(101)和与连接爪本体(101)连接的多个抓杆(102);/n下部支撑杆件(2),其底部与连接爪本体(10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部支撑杆件(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螺母(4);/n上部支撑杆件(3),其顶部设有抓持部(17),其底部螺纹连接有上调节螺母(5),所述上调节螺母(5)和下调节螺母(4)之间通过螺母限位件连接,进而使得上调节螺母(5)和下调节螺母(4)沿竖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爪(1),包括连接爪本体(101)和与连接爪本体(101)连接的多个抓杆(102);
下部支撑杆件(2),其底部与连接爪本体(10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部支撑杆件(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螺母(4);
上部支撑杆件(3),其顶部设有抓持部(17),其底部螺纹连接有上调节螺母(5),所述上调节螺母(5)和下调节螺母(4)之间通过螺母限位件连接,进而使得上调节螺母(5)和下调节螺母(4)沿竖向运动时两者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限位件包括下连接钢板(6)、上连接钢板(7)和销栓(8),所述下连接钢板(6)一体连接在下调节螺母(4)的顶部内侧,所述上连接钢板(7)一体连接在上调节螺母(5)的底部内侧,所述销栓(8)将下连接钢板(6)与上连接钢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钢板(6)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下部环形轨道(9),所述下部环形轨道(9)内设有一圈钢珠(10),钢珠(10)的顶部超出下连接钢板(6)的顶部,所述上连接钢板(7)的底部开设有与钢珠(10)配合的上部环形轨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本体(101)上连接有固定卡槽板(12),固定卡槽板(12)之间形成与下部支撑杆件(2)的底部配合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杆件(2)的底部与连接爪本体(101)之间通过拆卸螺栓(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杆件(2)呈折线形,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部第一竖直段(21)、下部第一弯折段(22)和下部第二竖直段(23),所述下部第一竖直段(21)贴合连接在连接爪本体(101)的一侧,并且所述下部第一竖直段(21)与抓杆(102)位于连接爪本体(101)的两侧,所述下部第一弯折段(22)向远离抓杆(102)的方向弯折,所述下部第二竖直段(23)的顶部与下调节螺母(4)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柱对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杆件(3)呈折线形,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上部第一竖直段(31)和上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淼嵩黄鑫许文涛殷豪张永振郭永旺吕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