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严重的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年排放污水其中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完全丧失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重要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的河长及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已经丧失使用价值。改善城市河道水体水质、恢复和重建水生植被已迫在眉睫。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浮床结构的方式对河道水质进行修复改善,但采用的浮床结构的方式只能针对河道水体上层或中层进行修复改善,在河道水底的水体修复改善作用不大,且大多数的污染物存在于河道底泥和泥水交界面处,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通过一系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质改良结构包括网框(1),所述网框(1)的内腔通过横向和纵向设置的网孔隔板(2)分割成九组底质填充槽(3);其中前侧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一底质层(4),中间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二底质层(5),后侧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三底质层(6);所述第一底质层(4)、所述第二底质层(5)和所述第三底质层(6)上分别均匀开设有种植孔(7);/n且所述第一底质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嵌设的黏土矿物层(41)、沸石层(42)和陶粒层(43);/n且所述第二底质层(5)包括由下至上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质改良结构包括网框(1),所述网框(1)的内腔通过横向和纵向设置的网孔隔板(2)分割成九组底质填充槽(3);其中前侧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一底质层(4),中间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二底质层(5),后侧三组所述底质填充槽(3)内填充嵌设有第三底质层(6);所述第一底质层(4)、所述第二底质层(5)和所述第三底质层(6)上分别均匀开设有种植孔(7);
且所述第一底质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嵌设的黏土矿物层(41)、沸石层(42)和陶粒层(43);
且所述第二底质层(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嵌设的砾石层(51)、铁碳填料层(52)和蛭石层(53);
且所述第三底质层(6)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填充嵌设的黄铁矿层(61)、弹性立体填料层(62)和活性碳层(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底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飞,杨小龙,孙国标,左正,孙燕清,范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诚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