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0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池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曝气池和缺氧池之间设置有消化液回流装置;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中心筒,所述曝气池和中心筒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缺氧池和曝气池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泵和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位于回流泵和曝气池之间,所述污泥回流口和中心筒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污泥管回流到缺氧池内,为了减少回流泵发生堵塞,在回流泵和曝气池之间设置污泥回流口,当水泵将曝气池内的水回流到缺氧池内时,可以在污泥回流口处产生一个负压,从而使得污泥被抽入污泥管,通过回流管回流到缺氧池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直接用回流泵抽取污泥,使得回流泵容易堵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池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曝气池和缺氧池之间设置有消化液回流装置;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中心筒,所述曝气池和中心筒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缺氧池和曝气池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泵和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位于回流泵和曝气池之间,所述污泥回流口和中心筒之间设置有污泥管。作为优选的,所述消化液回流装置为推流器。作为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曝气池(2)和沉淀池(3),所述缺氧池(1)上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曝气池(2)和缺氧池(1)之间设置有消化液回流装置(21);/n所述沉淀池(3)内设置有中心筒(31),所述曝气池(2)和中心筒(31)之间通过出水管(4)连通中心筒(31)缺氧池(1)回流管(5),所述缺氧池(1)和曝气池(2)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5),所述回流管(5)上设置有回流泵和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位于回流泵和曝气池(2)之间,所述污泥回流口和中心筒(31)之间设置有污泥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缺氧池(1)、曝气池(2)和沉淀池(3),所述缺氧池(1)上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曝气池(2)和缺氧池(1)之间设置有消化液回流装置(21);
所述沉淀池(3)内设置有中心筒(31),所述曝气池(2)和中心筒(31)之间通过出水管(4)连通中心筒(31)缺氧池(1)回流管(5),所述缺氧池(1)和曝气池(2)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5),所述回流管(5)上设置有回流泵和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位于回流泵和曝气池(2)之间,所述污泥回流口和中心筒(31)之间设置有污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液回流装置(21)为推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中心筒(31)位于沉淀池(3)的最低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2)内设置有曝气机(7),所述曝气机筒体(71)包括筒体(71)和设置在筒体(71)一端的进气管(72),所述进气管(72)上设置有气体支管(721),所述筒体(71)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体支管(721)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1)一端设置有集流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汪平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怡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