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要求会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后浇带。但由于设置后浇带后会产生施工缝,会对后期结构造成渗水有一定隐患,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结构留设后浇带时的防渗漏措施进行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防渗漏性能好,且施工较为简便,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首先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时留设后浇带,并在后浇带的外侧预留延伸部,使延伸部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外侧面伸出,然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与后浇带的交接处置入止水钢板,浇筑后浇带时连同延伸部一起浇筑,随后进行外墙防渗漏施工。上述方法中,所述延伸部距离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外侧面1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施工时留设后浇带(9),并在后浇带(9)的外侧预留延伸部(8)防止在回填时外侧砖模变形影响外墙厚度,使延伸部(8)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的外侧面伸出,然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与后浇带(9)的交接处置入止水钢板(7),浇筑后浇带(9)时连同延伸部(8)一起浇筑,随后进行外墙防渗漏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施工时留设后浇带(9),并在后浇带(9)的外侧预留延伸部(8)防止在回填时外侧砖模变形影响外墙厚度,使延伸部(8)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的外侧面伸出,然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与后浇带(9)的交接处置入止水钢板(7),浇筑后浇带(9)时连同延伸部(8)一起浇筑,随后进行外墙防渗漏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8)距离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1)的外侧面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非后浇带区域外墙防渗漏施工时,待结构成型后,进行两道防水卷材铺贴,第一道为双面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2),第二道为单面自粘高分子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万昌,赵温迪,林金平,刘帮,杨长,左洪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