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10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梯厢体底端侧壁上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卡接锁紧组件固定在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阻隔腔,所述支撑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金属限位板,所述金属限位板中设置有收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多个滑轮组件与传动带接触后,利用设置在金属限位板内部的减震滑轮,在滑轮组件转动过程中,利用减震滑轮对滑轮组件震动发出的频率和噪声进行初步分解,并且利用收纳槽独特的造型构造,对噪音进行进一步吸收,同时通过多个阻隔腔的配合,使得传递给轿体内部的噪音和震感微乎其微,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值得后期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厢式电梯通常会在电梯轿体底端安装有多个滑轮组件,以此借助滑轮组件与传动带接触后,带动这个电梯轿体的升降,而现有电梯轿体底端的滑轮组件,结构过于简单,仅仅用于传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当电梯升降的过程中,传动带与滑轮组件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和震动,导致噪音向电梯轿体内部传递,乘客乘坐电梯的时候震感明显,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现有电梯轿体底端的滑轮组件,结构过于简单,仅仅用于传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当电梯升降的过程中,传动带与滑轮组件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和震动,导致噪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梯厢体(1)底端侧壁上的固定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底板(3),所述支撑底板(3)通过卡接锁紧组件固定在固定底板(2)上,所述支撑底板(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阻隔腔(5),所述支撑底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金属限位板(8),所述金属限位板(8)中设置有收纳槽(9),且所述收纳槽(9)远离支撑底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收纳槽(9)中设置有第一滑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梯厢体(1)底端侧壁上的固定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底板(3),所述支撑底板(3)通过卡接锁紧组件固定在固定底板(2)上,所述支撑底板(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阻隔腔(5),所述支撑底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金属限位板(8),所述金属限位板(8)中设置有收纳槽(9),且所述收纳槽(9)远离支撑底板(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收纳槽(9)中设置有第一滑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底板(2)中的卡槽(4),所述支撑底板(3)顶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卡板(6),所述金属卡板(6)卡接在卡槽(4)中,且所述金属卡板(6)通过螺丝(7)固定在固定底板(2)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子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