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30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晾晒杆,所述晾晒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固定板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槽口处安装有第一凸面镜,所述储液槽内装有蒸发液,所述储液腔的内壁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与多根出气管连接的汇总管,所述安装杆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柱形腔,所述安装杆的上半部分侧壁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安装有棉被夹,所述柱形腔内设置有抵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其能够在早上、中午、下午时间段,均可使棉被得到充足的晾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被晾晒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棉被床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晾晒,太阳的紫外线可以有效将棉被中的螨虫等消除,并且能够使棉被变得更加蓬松,目前在新式小区中,虽然设置有阳台,但是阳台不能很好的照射到阳光,且为了美观禁止在外墙上进行晾晒,从而往往都是在房顶设置晾晒杆进行统一晾晒。但是现有设置在房顶的晾晒杆结构较为简单,棉被直接搭在上方进行晾晒,由于早上、中午、下午的太阳位置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一整面棉被在早上只能一侧受到晾晒,另一侧只能等到下午才可晒到,晾晒时间减少了一半,晾晒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其能够在早上、中午、下午时间段,均可使棉被得到充足的晾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晾晒杆,所述晾晒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固定板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槽口处安装有第一凸面镜,所述储液槽内装有蒸发液,所述储液腔的内壁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与多根出气管连接的汇总管,所述安装杆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柱形腔,所述安装杆的上半部分侧壁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安装有棉被夹,所述柱形腔内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与柱形腔内底部间连接有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外围套设有弹簧,所述抵块的上端固定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上端延伸至滑道内并与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汇总管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折叠气囊连通。优选地,两根所述连接管交叉设置,前侧所述连接管与后侧折叠气囊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下方安装有第二凸面镜,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有形状记忆合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上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凹槽内壁间通过条形口连通,所述连接块贯穿条形口并固定有双边齿条,所述双边齿条的两侧均啮合有齿轮,所述晾晒杆的末端延伸至安装腔内并与齿轮固定。优选地,所述滑块的上端嵌设有与形状记忆合金上端连接的导热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在固定板的前后面均设置有多个储液槽,内部设置第一凸面镜与蒸发液,由于早上下午,阳光均只能照射到固定板的一侧,且每个时间段太阳的角度也发生着改变,能够根据角度的不同使得相应储液槽内的蒸发液蒸发,对应不同的气体量实现折叠气囊充气程度的变化,从而实现棉被大部分面适应阳光角度的改变,得到最大化的晾晒。2、通过在固定板顶部设置第二凸面镜与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在中午时分太阳在正上方时,第二凸面镜汇聚阳光为形状记忆合金加热,达到其“变态温度”后,产生螺旋形变,高度减小,从而带动双边齿条移动,带动两个齿轮相背转动,实现棉被的张开,提高中午时间段的晾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储液槽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安装杆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实施例2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的安装腔内部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储液槽、3第一凸面镜、4出气管、5蒸发液、6晾晒杆、7安装杆、8滑道、9汇总管、10棉被夹、11抵杆、12柱形腔、13抵块、14弹簧、15折叠气囊、16连接管、17凹槽、18第二凸面镜、19滑块、20形状记忆合金、21双边齿条、22安装腔、23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两个固定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晾晒杆6,晾晒杆6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杆7,固定板1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储液槽2,储液槽2的槽口处安装有第一凸面镜3,储液槽2内装有蒸发液5,储液槽2的内壁连接有出气管4,固定板1的侧壁设有与多根出气管4连接的汇总管9,安装杆7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柱形腔12,安装杆7的上半部分侧壁设有滑道8,滑道8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侧壁安装有棉被夹10,将棉被挂在两根晾晒杆6上,棉被的两个下边缘分别通过两对棉被夹10进行夹持。柱形腔12内设置有抵块13,抵块13与柱形腔12内底部间连接有折叠气囊15,折叠气囊15外围套设有弹簧14,抵块13的上端固定有抵杆11,抵杆11的上端延伸至滑道8内并与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汇总管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与折叠气囊15连通,两根连接管16交叉设置,前侧连接管16与后侧折叠气囊15连接,通过抵块13、抵杆11、滑板带动右侧棉被夹10上升,将晒不到太阳面的棉被向上推动,进入到左侧,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晾晒。本实施例中,将棉被挂在两根晾晒杆6上,棉被的两个下边缘分别通过两对棉被夹10进行夹持,在早上时间段,阳光只能照射到固定板1的左侧,且早上每个时间段太阳的角度也在发生变化,当太阳处在最低位置时,多个储液槽2内的第一凸面镜3均与阳光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一凸面镜3开始聚光,对内部的蒸发液5进行加热,当达到其蒸发温度后,变为气态通过出气管4进入汇总管9内,再通过连接管16进入右侧折叠气囊15内,此时由于太阳位置较低,固定板1一面均可照射到,对应进入折叠气囊15内的气体量也是最多的,从而通过抵块13、抵杆11、滑板带动右侧棉被夹10上升,将晒不到太阳面的棉被向上推动,进入到左侧,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晾晒,越靠近中午,光线能照射到的第一凸面镜3的数量也相应减少,进入折叠气囊15内的气体量也相应减少,从而能够适应各个时间段棉被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照射,下午时间段与早上时间段相同。实施例2参照图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17,凹槽17的槽口下方安装有第二凸面镜18,凹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9,凹槽17的内底部固定有形状记忆合金20,形状记忆合金20的上端与滑块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晾晒杆(6),所述晾晒杆(6)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杆(7),所述固定板(1)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储液槽(2),所述储液槽(2)的槽口处安装有第一凸面镜(3),所述储液槽(2)内装有蒸发液(5),所述储液槽(2)的内壁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固定板(1)的侧壁设有与多根出气管(4)连接的汇总管(9),所述安装杆(7)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柱形腔(12),所述安装杆(7)的上半部分侧壁设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安装有棉被夹(10),所述柱形腔(12)内设置有抵块(13),所述抵块(13)与柱形腔(12)内底部间连接有折叠气囊(15),所述折叠气囊(15)外围套设有弹簧(14),所述抵块(13)的上端固定有抵杆(11),所述抵杆(11)的上端延伸至滑道(8)内并与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汇总管(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与折叠气囊(1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顶棉被晾晒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晾晒杆(6),所述晾晒杆(6)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杆(7),所述固定板(1)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储液槽(2),所述储液槽(2)的槽口处安装有第一凸面镜(3),所述储液槽(2)内装有蒸发液(5),所述储液槽(2)的内壁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固定板(1)的侧壁设有与多根出气管(4)连接的汇总管(9),所述安装杆(7)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柱形腔(12),所述安装杆(7)的上半部分侧壁设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侧壁安装有棉被夹(10),所述柱形腔(12)内设置有抵块(13),所述抵块(13)与柱形腔(12)内底部间连接有折叠气囊(15),所述折叠气囊(15)外围套设有弹簧(14),所述抵块(13)的上端固定有抵杆(11),所述抵杆(11)的上端延伸至滑道(8)内并与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汇总管(9)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与折叠气囊(15)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