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上油机构以及对位芳纶纤维双面上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位芳纶纤维上油装置
,具体为一种喷射上油机构以及对位芳纶纤维双面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对位芳纶纤维(芳纶1414),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具有高模量、高强度、耐高温、耐酸碱、质量轻等优良性能的有机纤维,其比强度是钢丝的5-6倍,比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5,有“合成钢丝”的美誉。对位芳纶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因不断摩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油剂以防止或消除静电积累,同时赋予纤维以柔软、平滑等特性,使其顺利通过后道工序,该过程称为上油。目前对位芳纶纤维上油装置通常采用油轮和喷嘴两种形式,采用油轮上油,上油量不易控制,对于油剂含量需精准控制的产品并不适用,而常用的喷嘴上油通常只是对纤维单面进行上油,对于油剂含量要求较低的领域(如对位芳纶纤维应用于防弹领域要求含油量在0.4%左右)以及纤度分布较宽的(光缆,纤度要求400D-2250D),喷嘴单面上油很难使纤维束整体均匀浸润油剂,纤维集束性较差,适用纤度范围较小(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301)、第一侧板(302)和第二侧板(303)形成的走丝槽(310),所述走丝槽(3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板(308)和第二定位板(309),所述第一定位板(308)上设有第一定位槽(3081),所述第二定位板(309)上设有第二定位槽(3091),/n所述走丝槽(310)的上方设有多个与油泵相连的喷嘴(311),所述喷嘴(311)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302)和第二侧板(303)上,所述第一定位槽(3081)、所述第二定位槽(3091)和所述喷嘴(311)处于同一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301)、第一侧板(302)和第二侧板(303)形成的走丝槽(310),所述走丝槽(3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板(308)和第二定位板(309),所述第一定位板(308)上设有第一定位槽(3081),所述第二定位板(309)上设有第二定位槽(3091),
所述走丝槽(310)的上方设有多个与油泵相连的喷嘴(311),所述喷嘴(311)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302)和第二侧板(303)上,所述第一定位槽(3081)、所述第二定位槽(3091)和所述喷嘴(311)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2)和所述第二侧板(303)上分别交错设有与所述底板(301)平行的凸起,所述凸起与相邻侧板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凸起的长度,所述喷嘴(311)安装在所述凸起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02)和所述第二侧板(303)上的所述凸起分别为第一凸起(306)和第二凸起(307),所述第一侧板(302)和所述第二侧板(303)上还分别设有与所述油泵相连的第一进油口(304)和第二进油口(305),所述第一侧板(302)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304)和所述喷嘴(311)的第一空腔(3021),所述第二侧板(303)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305)和所述喷嘴(311)的第二空腔(3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11)为双头雾化喷嘴,包括中空的壳体(3111)和与所述壳体(3111)相连接的第一喷头(3112)和第二喷头(3113),所述壳体(3111)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306)或所述第二凸起(307)连接,所述壳体(3111)另一端设有倒V字型凹槽,所述倒V字型凹槽沿所述走丝槽(310)的长度方向开口,所述第一喷头(3112)和所述第二喷头(3113)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倒V字型凹槽的两个倾斜的斜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11)还包括螺纹连接部(3114),所述螺纹连接部(311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凸起(306)和所述第二凸起(307)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部(3114)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正奇,赵会岩,赵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精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