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叠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22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叠碗机,包括机体和叠碗筒,机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A,传动轴A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A,传动轴A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轴B和传动轴C,传动轴B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B,传动轴C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C。该自动化叠碗机,通过机体、电机、传动轴A、传动轴B、传动轴C,传送带A、传送带B、送带C和叠碗筒等结构的设置,将清洗完成后的碗从放置斗放置到传送带A上,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轴A转动,传动轴A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轴B和传动轴C转动,较大的碗在传送带A上传送,中碗通过大孔掉落到传送带B上,同理小碗掉落在传送带C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叠碗机
本技术涉及叠碗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叠碗机。
技术介绍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碗在清洗后需要叠放减少占用空间,一般都是手动叠放,劳动强度较大,为了减轻劳动强度需要自动化叠碗机,而且一般的自动化叠碗机仅仅能叠放同一型号的碗,对于那些碗大小不同的,叠放就较为困难,不方便分拣,在传送时,常常出现碗口朝上和朝下不同的情况,容易卡住增加叠放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叠碗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叠碗机,包括机体和叠碗筒,所述机体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斗,所述机体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叠碗机,包括机体(1)和叠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斗(3),所述机体(1)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A(6),所述传动轴A(6)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A(7),所述传动轴A(6)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轴B(8)和传动轴C(9),所述传动轴B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B(10),所述传动轴C(9)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C(11),所述机体(1)的内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斜面卡槽A(12)、斜面卡槽B(13)和斜面卡槽C(14),所述传送带A(7)的表面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叠碗机,包括机体(1)和叠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斗(3),所述机体(1)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A(6),所述传动轴A(6)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A(7),所述传动轴A(6)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传动轴B(8)和传动轴C(9),所述传动轴B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B(10),所述传动轴C(9)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C(11),所述机体(1)的内侧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斜面卡槽A(12)、斜面卡槽B(13)和斜面卡槽C(14),所述传送带A(7)的表面开设有大孔(15),所述传送带B(10)的表面开设有小孔(16),所述大孔(15)、小孔(16)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大孔(15)和小孔(16)分别开设在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龙吕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宝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