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底架和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116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架和集装箱。底架包括底侧梁、叉槽和加强板。两个底侧梁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底侧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位于腹板的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两端,腹板上开设有两个插口,两个底侧梁各自的插口对应。叉槽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插口之间,并且叉槽与两个底侧梁均连接。加强板倾斜设置在插口的上方,加强板的顶端连接至上翼板的端部,加强板的底端连接至插口的上边缘。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的底架,在插口上方设置加强板,能够提高结构强度,使得叉槽能够承受集装箱翻转时重心往复偏移而产生的扭转力,增加了集装箱的使用范围,并且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以及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的底架和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的底架和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作为国际联合运输的主要工具,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联运的主要手段。为了便于箱体的搬运,现有的集装箱同在在底盘上设置叉举装置。目前的叉举装置一般构造为具有设置在底侧梁上的叉槽、底板或者面板等,具有安装复杂、工艺成本高、结构强度差的缺点。此外,目前的叉举装置都仅适用于水平移动箱体或纵向移动箱体,即仅适用于叉车的插齿不会使叉举装置产生扭矩的情况。然而需要借助重型叉车集装箱翻转机卸载货物的特殊工况下,会导致箱体重心往复偏移,使用上述叉举装置就不能满足扭转时的强度要求,这就限制了应用场景。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的底架和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的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侧梁,两个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侧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腹板上开设有两个插口,两个所述底侧梁各自的所述插口对应;/n叉槽,所述叉槽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所述插口之间,并且所述叉槽与两个所述底侧梁均连接;/n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插口的上方,所述加强板的顶端连接至所述上翼板的端部,所述加强板的底端连接至所述插口的上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的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侧梁,两个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底侧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腹板上开设有两个插口,两个所述底侧梁各自的所述插口对应;
叉槽,所述叉槽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所述插口之间,并且所述叉槽与两个所述底侧梁均连接;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插口的上方,所述加强板的顶端连接至所述上翼板的端部,所述加强板的底端连接至所述插口的上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口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至所述上翼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至所述下翼板,并且所述加强板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的截面为C形,所述上翼板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下翼板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所述上翼板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秀凤倪建生王忠连李波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