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03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抵接柱的上端滑动连接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之间设置有压紧件,所述套管沿所述抵接柱螺纹移动挤压所述压块收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通抵接柱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接有与瓶体连通的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润滑油倾倒时造成润滑油溢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
本技术涉及塑料容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
技术介绍
润滑油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包含“润滑脂”。一般为不易挥发的油状润滑剂。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通常用润滑油罐、润滑油瓶或者润滑油桶装置润滑油。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939390U,公告日为2018年1月30日,公开了润滑油瓶,包括瓶体和盖体,瓶体的瓶口设有外螺纹,盖体设有内螺纹,盖体与瓶体螺接,外螺纹下方设有防盗环,防盗环的外周设有若干防盗凸台,防盗凸台与盖体连接,瓶体的一侧设有提手,瓶体长度方向的外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粘贴有标签,瓶体宽度方向的外侧面设有刻度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润滑油瓶拧起进行加润滑油,容易造成润滑油的量无法控制使得润滑油溢出造成资源的浪费,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避免润滑油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柱(12),所述抵接柱(1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套管(13),所述抵接柱(12)的上端滑动连接连接有压块(14),所述压块(14)之间设置有压紧件(2),所述套管(13)沿所述抵接柱(12)螺纹移动挤压所述压块(14)收紧,所述连接座(11)上开设有连通抵接柱(12)的连接孔(118),所述连接孔(118)内插接有与瓶体(1)连通的输送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柱(12),所述抵接柱(1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套管(13),所述抵接柱(12)的上端滑动连接连接有压块(14),所述压块(14)之间设置有压紧件(2),所述套管(13)沿所述抵接柱(12)螺纹移动挤压所述压块(14)收紧,所述连接座(11)上开设有连通抵接柱(12)的连接孔(118),所述连接孔(118)内插接有与瓶体(1)连通的输送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2)为压缩弹簧(21),所述压缩弹簧(21)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压块(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4)靠近所述输送管(15)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压块(14)收紧抵接于所述输送管(15)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漏油回收的润滑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1)上端周壁上环设有罩板(111),所述连接座(11)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士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