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89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涉及运输领域,包括载物架、手扶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手扶架与载物架铰接,所述载物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轮轴,前侧的轮轴上转动连接2个前轮,所述前轮由正三角形的前轮架和副轮组成的,前轮架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副轮,后侧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2个后轮,所述后轮的主体为三角形的后轮架,后轮架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将前后轮设计成由三个小轮子组成的三角形结构,由于前后轮整体可绕着轮轴转动,副轮与万向轮又可自由转动,使得小车在遇到较矮的障碍物时前轮与后轮可以进行一个翻转,方便跨越障碍物,可折叠伸缩的设计一方面增加载物能力,一方面减少不用时的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
技术介绍
小推车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距离运输工具,在运输途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矮的门槛或者是一些障碍物,常见的滚轮在遇到这些障碍物时较难跨越,需要人为的下压手扶架,将前轮翘起,之后才能越过障碍物,翘起的过程中货物也很容易掉落,使用不方便,影响运输效率,增加了劳动量,而且常用的小推车结构固定,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包括载物架、手扶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手扶架与载物架铰接,所述载物架的底部通过支撑梁固定连接有两个轮轴,前侧的轮轴上转动连接2个前轮,所述前轮由正三角形的前轮架和副轮组成的,前轮架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副轮,后侧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2个后轮,所述后轮的主体为三角形的后轮架,后轮架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载物架由前架与后架组成,所述前架的两侧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后架前端的两侧设有螺栓,所述前架与后架滑动连接且通过定位孔以及螺栓锁紧,所述后架上设有2个铰接槽。优选的,所述手扶架由固定架和伸缩架组成,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铰耳,所述铰耳通过铰接杆与铰接槽铰接,所述铰耳前侧设有定位档杆,所述定位档杆通过螺母与铰接槽锁紧,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固定架上端的两侧设有螺栓,所述伸缩架与滑动连接固定架且通过定位孔以及螺栓锁紧。优选的,所述副轮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前后轮设计成由三个小轮子组成的三角形结构,由于前后轮整体可绕着轮轴转动,副轮与万向轮又可自由转动,使得小车在遇到较矮的障碍物时前轮与后轮可以进行一个翻转,方便跨越障碍物,可折叠伸缩的设计一方面增加载物能力,一方面减少不用时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扶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部分结构拆解的示意图。图4为后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物架,1a前架,1b-后架,2-手扶架,2a-固定架,2b-伸缩架,3-铰接杆,4-定位孔,5-螺栓,6-铰耳,7-铰接槽,8-支撑梁,9-轮轴,10-前轮,101-前轮架,102-副轮,11-后轮,111-后轮架,112-万向轮,12-定位档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包括载物架1、手扶架2、前轮10以及后轮11,所述手扶架2与载物架1铰接,所述载物架1的底部通过支撑梁8固定连接有两个轮轴9,前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2个前轮10,所述前轮10由正三角形的前轮架101和副轮102组成的,前轮架10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副轮102,后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有2个后轮11,所述后轮11的主体为三角形的后轮架111,后轮架11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12。三角形的后轮架101以及前轮架111可以在遇到障碍物时利用翻转运动跨越障碍物,方便运输,后轮11上的万向轮112,可实现转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架1由前架1a与后架1b组成,所述前架1a的两侧设有若干定位孔4,所述后架1b前端的两侧设有螺栓5,所述前架1a与后架1b滑动连接且通过定位孔4以及螺栓5锁紧,所述后架1b上设有2个铰接槽7。载物架1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方便运输不同体积的物料,不用时也可节省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扶架2由固定架2a和伸缩架2b组成,所述固定架2a上设有铰耳6,所述铰耳6通过铰接杆3与铰接槽7铰接,所述铰耳6前侧设有定位档杆12,所述定位档杆12通过螺母与铰接槽7锁紧,所述固定架2a上设有若干定位孔4,所述固定架2a上端的两侧设有螺栓5,所述伸缩架2b与滑动连接固定架2a且通过定位孔4以及螺栓5锁紧。手扶架2设计成可伸缩以及旋转折叠的结构,可节省不用时的占地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轮102为橡胶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112为橡胶材质。副轮与万向轮采用橡胶材质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工作过程及其原理:使用时根据货物大小调整载物架1与手扶架2的长度,并通过定位孔4与螺栓5将伸缩后的长度进行固定,之后将货物放置在载物架1上进行运输作业。小推车正常运输时,前轮10的两个副轮102与地面接触,后轮11的两个万向轮112与地面接触。当小推车遇到较矮的障碍物时,前轮10最先与障碍物接触的那一个副轮102受到障碍物的一个向后的力,使得前轮架101逆时针旋转120度,原本未与地面接触的副轮102翻转到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前轮10翻转的过程中,障碍物处于两个副轮102夹角之间,之后继续推动,同理前轮架101再翻转120度,实现跨越障碍物。后轮11的跨越原理与前轮10一样。由于后轮11的后轮架111上转动连接的是万向轮112,所以后轮11可在运输过程中实现转向作用小推车在不使用时,可以拆卸定位档杆12,将扶手架通过铰接杆3绕着铰接槽7下旋折叠到载物架1上,减少占地空间。基于上述:将前后轮11设计成由三个小轮子组成的三角形结构,由于前后轮11整体可绕着轮轴9转动,副轮102与万向轮112又可自由转动,使得小车在遇到较矮的障碍物时前轮10与后轮11可以进行一个翻转,方便跨越障碍物,可折叠伸缩的设计一方面增加载物能力,一方面减少不用时的占地空间。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架(1)、手扶架(2)、前轮(10)以及后轮(11),所述手扶架(2)与载物架(1)铰接,所述载物架(1)的底部通过支撑梁(8)固定连接有两个轮轴(9),前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2个前轮(10),所述前轮(10)由正三角形的前轮架(101)和副轮(102)组成的,前轮架(10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副轮(102),后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有2个后轮(11),所述后轮(11)的主体为三角形的后轮架(111),后轮架(11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架(1)、手扶架(2)、前轮(10)以及后轮(11),所述手扶架(2)与载物架(1)铰接,所述载物架(1)的底部通过支撑梁(8)固定连接有两个轮轴(9),前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2个前轮(10),所述前轮(10)由正三角形的前轮架(101)和副轮(102)组成的,前轮架(10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副轮(102),后侧的轮轴(9)上转动连接有2个后轮(11),所述后轮(11)的主体为三角形的后轮架(111),后轮架(111)的三个角上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跨障碍折叠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1)由前架(1a)与后架(1b)组成,所述前架(1a)的两侧设有若干定位孔(4),所述后架(1b)前端的两侧设有螺栓(5),所述前架(1a)与后架(1b)滑动连接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