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证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7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伪证卡,其包括卡体和设置于卡体上的复合表层,复合表层包括依次层叠于卡体上的基膜层、信息层和透明介质层,基膜层设置于所述卡体上;信息层设置在基膜层远离卡体的一侧,信息层远离基膜层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结构单元中,各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微纳结构中,各个微纳图形互不接触,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透明介质层仿形设置在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这样,不仅使得防伪鉴别简便有效,而且还具有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证卡
本技术涉及光学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防伪证卡。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证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工作证、学生证、出入证、居住证、健康证、医保社保卡、执法证、会员卡、军官证、图书证、公务员证、华侨证、老年优待证、借阅证、上岗证等,这些证卡越来越智能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由于证件上携带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因此对证卡的安全性、真实性和不可复制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证件防伪技术方案就是将多种防伪技术应用于证件,从而提高证卡的安全防伪系数,确保证卡信息安全。但是,现有的光学防伪证卡鉴别不够简便,有些光学防伪标识虽不易仿冒,但也难于鉴别,需要借助专门的技术或工具;有些光学防伪标识的鉴别步骤过于复杂,不容易掌握,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161482A中记载的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及其识别方法。若光学防伪证卡鉴别过于复杂,不便掌握,再好的防伪标识也会失去其作用。此外,证卡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常用物品,手上附着的油脂以及附在表面的灰尘使得证卡表面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对证卡的外观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卡体和设置于所述卡体上的复合表层,/n所述复合表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卡体上的基膜层、信息层和透明介质层,所述基膜层设置于所述卡体上;/n所述信息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远离所述卡体的一侧,所述信息层远离所述基膜层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n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n所述透明介质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卡体和设置于所述卡体上的复合表层,
所述复合表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卡体上的基膜层、信息层和透明介质层,所述基膜层设置于所述卡体上;
所述信息层设置在所述基膜层远离所述卡体的一侧,所述信息层远离所述基膜层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
所述微纳结构包括若干结构单元,若干所述结构单元呈阵列交错排布,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并行且间隔排布的微纳图形,在同一所述结构单元中,各所述微纳图形按照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变短的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纳结构中,各个所述微纳图形互不接触,所述微纳图形的纵横比大于1,所述微纳图形包括凸起结构和/或凹槽结构;
所述透明介质层仿形设置在所述信息层具有所述微纳结构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结构单元沿垂直于各个微纳图形的轴线方向排成多个行;
相邻两行中相邻的两个微纳结构单元,其中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长微纳图形与另一个微纳结构单元的最短微纳图形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单元为菱形;
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菱形结构单元共用最短的一个微纳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证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纳图形凸起的高度和/或凹陷的深度为500nm-50um;
所述微纳图形的间隔为50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左志成蔡文静陈蓓蓓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维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