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176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包括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的内侧之间固定呈等距排列的传送辊,传送辊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传送辊通过调速电机驱动连接,左侧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左侧干燥板,右侧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右侧干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送辊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能够通过调速电机调节转动速率,而且动态干燥有利于油墨的干燥质量,再者风管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有利于热量的分散和对流,防止局部过度干燥引起覆膜的折皱,提高干燥的均匀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通过静态方式对印刷品进行干燥,容易使得油墨堆积,光泽不良,而且覆膜容易起皱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墨干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从流体状态到固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油墨的干燥,完成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干燥时。干燥时间短,油墨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长,油墨干燥速度慢。油墨干燥的快慢对印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干燥过快,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使印刷品油墨堆积,光泽不良,出现墨斑;干燥过慢,印刷品背面可能发生粘脏、转移现象,同时也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而现有技术的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通过静态方式对印刷品进行干燥,容易使得油墨堆积,光泽不良,而且覆膜容易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所述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包括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的内侧之间固定呈等距排列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所述传送辊通过调速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左侧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左侧干燥板,所述右侧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右侧干燥板,所述左侧干燥板和所述右侧干燥板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干燥顶板,所述干燥顶板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风管,所述风管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而所述左侧干燥板和所述右侧干燥板的顶部内侧固定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绝缘电源座、陶瓷连接板和加热棒,所述陶瓷连接板的顶面开设通透于其底面的方孔,在该方孔上安装所述加热棒,而所述陶瓷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电源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的右端转动连接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铰接导流底板,而所述右侧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控制所述对流风扇和所述调速电机的控制主机。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辊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内侧固定第二对流风扇,而所述第二对流风扇与所述对流风扇为并联连接方式,所述底板的底面直角处边缘固定底板脚座。进一步地,所述干燥顶板的顶部开设两个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两个所述风管。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将传送辊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且传送辊通过调速电机驱动连接,不但能够通过调速电机调节转动速率,而且动态干燥有利于油墨的干燥质量,再者干燥顶板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而且风管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有利于热量的分散和对流,防止局部过度干燥引起覆膜的折皱,提高干燥的均匀度。(2)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传送辊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能够通过调速电机调节转动速率,而且动态干燥有利于油墨的干燥质量,再者风管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有利于热量的分散和对流,防止局部过度干燥引起覆膜的折皱,提高干燥的均匀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通过静态方式对印刷品进行干燥,容易使得油墨堆积,光泽不良,而且覆膜容易起皱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中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所述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包括左侧底座1和右侧底座2,所述左侧底座1和所述右侧底座2的内侧之间固定呈等距排列的传送辊3,所述传送辊3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所述传送辊3通过调速电机4驱动连接,所述左侧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左侧干燥板11,所述右侧底座2的顶面固定连接右侧干燥板21,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干燥顶板5,所述干燥顶板5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风管51,所述风管51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52,而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加热部6,所述加热部6包括绝缘电源座61、陶瓷连接板62和加热棒63,所述陶瓷连接板62的顶面开设通透于其底面的方孔,在该方孔上安装所述加热棒63,而所述陶瓷连接板6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电源座61,所述左侧底座1和所述右侧底座2的右端转动连接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的下端铰接导流底板8,而所述右侧底座2的顶部固定有控制所述对流风扇52和所述调速电机4的控制主机1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干燥的强度,所述传送辊3的下方设有底板9,所述底板9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第二风管91,所述第二风管91的内侧固定第二对流风扇92,而所述第二对流风扇92与所述对流风扇52为并联连接方式,所述底板9的底面直角处边缘固定底板脚座93,所述干燥顶板5的顶部开设两个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两个所述风管51。本实施例将传送辊3通过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所述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包括左侧底座(1)和右侧底座(2),所述左侧底座(1)和所述右侧底座(2)的内侧之间固定呈等距排列的传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3)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所述传送辊(3)通过调速电机(4)驱动连接,所述左侧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左侧干燥板(11),所述右侧底座(2)的顶面固定连接右侧干燥板(21),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干燥顶板(5),所述干燥顶板(5)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风管(51),所述风管(51)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52),而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加热部(6),所述加热部(6)包括绝缘电源座(61)、陶瓷连接板(62)和加热棒(63),所述陶瓷连接板(62)的顶面开设通透于其底面的方孔,在该方孔上安装所述加热棒(63),而所述陶瓷连接板(6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电源座(61),所述左侧底座(1)和所述右侧底座(2)的右端转动连接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的下端铰接导流底板(8),而所述右侧底座(2)的顶部固定有控制所述对流风扇(52)和所述调速电机(4)的控制主机(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所述油墨印刷用干燥装置包括左侧底座(1)和右侧底座(2),所述左侧底座(1)和所述右侧底座(2)的内侧之间固定呈等距排列的传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3)通过同步链条串联连接,而所述传送辊(3)通过调速电机(4)驱动连接,所述左侧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左侧干燥板(11),所述右侧底座(2)的顶面固定连接右侧干燥板(21),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干燥顶板(5),所述干燥顶板(5)的顶部开设通透于其底部的安装孔,并且在该安装孔上固定风管(51),所述风管(51)的内侧固定对流风扇(52),而所述左侧干燥板(11)和所述右侧干燥板(21)的顶部内侧固定加热部(6),所述加热部(6)包括绝缘电源座(61)、陶瓷连接板(62)和加热棒(63),所述陶瓷连接板(62)的顶面开设通透于其底面的方孔,在该方孔上安装所述加热棒(63),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辉杨惠杨业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亿星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