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油田污水加药净化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过程中,随开发时间越久,油井产出液分离水(污水)越来越多,需要对油井产出液分离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注入不同油井的油层,解决开采过程油层压力下降导致油田油井生产产量下降的问题。目前,油田生产中,污水的净化处理均使用大量的无机与有机聚合物等化学药剂,增加了水处理成本,增加了污泥的排放量与污泥的处理费用,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污水的悬浮物沉降分离采取的是流动状态下的斜管沉降,由于污水的矿化度高,高矿化度的污水密度在1.04g/cm3以上,污水稍有流动与波动,悬浮物则处于漂浮状态不能沉降,导致过滤前的污水悬浮物含量高,过滤罐负荷大,不能起到有效的过滤。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在污水净化处理中如何利用对污泥进行改进,将改性污泥应用于污水净化处理剂,代替或部分代替有机与无机净化处理剂,达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与降低污水排放量的相关技术。但没有采取污泥改性净化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是立式圆柱形罐体,或者是卧式方形罐体;隔板(2)将罐体(1)分割为沉降腔(3)和储水腔(4);/n所述的沉降腔(3)的顶部设置溢流排油槽(5),沉降腔(3)中部设置斜管填料(6),斜管填料(6)下面设置人孔(7);/n所述的沉降腔(3)底部设置多个第一排泥口(8),排泥管(9)和气浮器(10);气浮器(10)与供气装置(29)连接;在第一排泥口(8)与排泥管(9)之间的水分配器(11)通过管线依次与第一电动阀门(12)、第一混合器(13)、第二混合器(14)、第三混合器(15)、提升泵(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是立式圆柱形罐体,或者是卧式方形罐体;隔板(2)将罐体(1)分割为沉降腔(3)和储水腔(4);
所述的沉降腔(3)的顶部设置溢流排油槽(5),沉降腔(3)中部设置斜管填料(6),斜管填料(6)下面设置人孔(7);
所述的沉降腔(3)底部设置多个第一排泥口(8),排泥管(9)和气浮器(10);气浮器(10)与供气装置(29)连接;在第一排泥口(8)与排泥管(9)之间的水分配器(11)通过管线依次与第一电动阀门(12)、第一混合器(13)、第二混合器(14)、第三混合器(15)、提升泵(16)、第二电动阀门(17)、计量泥浆泵(18)、第三电动阀门(19)、污泥回收处理装置(20)连接;污泥回收处理装置(20)与污泥池的连接管线上安装第五电动阀门(22);
所述的排泥口(8)通过第四电动阀门(21)与第三电动阀门(19)的管线连接;
所述的排泥管(9)与污泥池的连接管线上安装第六电动阀门(23);
所述的提升泵(16)的出口管线上安装第七电动阀门(24),提升泵(16)的进口与污水来水连接;
所述的第一混合器(13)的进口管线上设置1个加药点与第一加药装置(25)连接,第二混合器(14)的进口管线上依次设置2个加药点并分别与第二加药装置(26)、第三加药装置(27)连接,第三混合器(15)的进口管线上设置1个加药点与第四加药装置(28)连接;
所述的储水腔(4)底部设置第二排泥口(30),第二排泥口(30)之上设置出水口(31),出水口(31)与第二提升泵(32)连接,第二提升泵(32)与过滤罐的进口连接,储水腔(4)的顶部设置溢流排油槽(5),隔板(2)的顶部设置电动水闸(33);
所述的第一电动阀门(12)、提升泵(16)、第二电动阀门(17)、计量泥浆泵(18)、第三电动阀门(19)、第四电动阀门(21)、第五电动阀门(22)、第六电动阀门(23)、第七电动阀门(24)、第一加药装置(25)、第二加药装置(26)、第三加药装置(27)、第四加药装置(28)、供气装置(29)、第二提升泵(32)、电动水闸(33)分别与自动控制器(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填料(6),规格为高1m,内径35mm,铺设角度为60°;
所述的第一排泥口(8)设置成倒梯形,污泥出口在梯形的底部;
所述的排泥管(9)设置在排泥口(8)梯形上口边沿之上5mm~100mm,最佳为15mm~30mm,排泥管(9)的污泥进口朝下,排泥管(9)的污泥进口直径为20mm~300mm,最佳为50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器(10)为盘式微孔曝气器,直径260mm,以8个形成正方形分布在第一排污口8梯形口内的四周;
所述的水分配器(11)设置在第一排泥口(8)梯形上口边沿之上50mm~300mm,最佳为80mm~150mm,沉降腔(3)内平行分布3个水分配器(11),水分配器(11)的管长度与沉降腔长度相近,水分配器(11)的布水孔分布距离为100mm~500mm,最佳200mm~300mm,布水孔的面积之和大于提升泵(16)的出口管线端面面积的2倍~8倍,最佳为3倍~4倍,布水孔出口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的自动控制器(34)调节第一电动阀门(12)、提升泵(16)、第二电动阀门(17)、计量泥浆泵(18)、第三电动阀门(19)、第四电动阀门(21)、第五电动阀门(22)、第六电动阀门(23)、第七电动阀门(24)、第一加药装置(25)、第二加药装置(26)、第三加药装置(27)、第四加药装置(28)、供气装置(29)、第二提升泵(32)、电动水闸(33)同步启动运行与不同步启动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改性净化用静态沉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腔(3)的容积与处理水量的关系根据式(1)进行计算
V沉=q×F1,F1系数值1.0~3.0(1)
式中V沉沉降腔(3)的容积m3
q污水处理量m3/h;
所述的储水腔(4)的容积与处理水量的关系根据式(2)进行计算
V储=q×F2,F2系数值0.1~1(2)
式中V储沉降腔(3)的容积m3
q污水处理量m3/h;
所述的污泥回收处理装置(20)包括回收罐体20a,泥浆泵20b与回收罐体20a进口的第八电动阀门20c连接,回收罐体20a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福,杜素珍,王锋,赵楠,李海燕,孟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