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47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持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动螺丝刀,包括有:壳体,壳体中设有安装腔和电池容纳腔;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电机和减速机构;电池设置在电池容纳腔中;电机和减速机构设置在安装腔中,且壳体上设有用于开启电机的启动开关;减速机构与电机相连,且在壳体的前端设有一与减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工作头,设置在壳体的前端,且与动力输出轴连接;调节部,设置在壳体的尾端,可调节电机的正反转和/或扭力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电动螺丝刀将电机的正反转和扭力大小调节开关均设置在壳体的尾部,调节方便;且壳体生产装配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螺丝刀
本技术涉及手持电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螺丝刀。
技术介绍
螺栓和螺栓连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维修、拆装各种东西经常要用到螺丝刀,电动螺丝刀(即电动螺丝批)相比于手动螺丝刀具有拆装效率高、拆装简单、节省人力的优点,电动螺丝刀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现有的电动螺丝刀普遍存在使用、调节不方便,且电动螺丝刀本身装配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如公开号为“CN209256801U”公开了一种内置换向机构的一体式电动螺丝批,包括呈中空的圆柱状的螺丝批外壳和设置在其下部并与其连接的螺丝批手柄,螺丝批外壳呈横向设置,其内部从左至右顺序设置有驱动工作段、动力提供段B和换向机构组件,该驱动工作段带动需要转动的螺丝,动力提供段提供驱动工作段所需要的扭矩,换向机构组件则可改变动力提供段的转动方向;螺丝批手柄设置有控制兼供电组件,通过该组件对螺丝批外壳内部设置的动力提供段进行开关控制和提供电能;螺丝批手柄通过内置的手柄连接螺丝连接在螺丝批外壳一端的下部。该方案的电动螺丝批,调节不方便,且一体式的壳体拆装电动螺丝批的时候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正反转及扭力大小调节方便、装配简便的电动螺丝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电动螺丝刀,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安装腔和电池容纳腔;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中;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电机的启动开关;所述减速机构与电机相连,且在壳体的前端设有一与减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尾端,可调节所述电机的正反转和/或扭力大小。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尾端设置有控制板,且所述调节部盖于所述控制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调节部侧设有多个控制单元,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正转键、反转键、扭力加键和扭力减键。进一步地,所述正转键、扭力加键、反转键和扭力减键依次沿所述调节部的周向排布。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尾端设有凸缘,所述调节部套设在所述凸缘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分体设置,包括顶壳、底壳、前盖和底盖;所述前盖套设在所述顶壳和底壳的前端;所述调节部套设在所述顶壳和底壳的尾端;所述底壳底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且所述电池处于所述底盖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底盖上设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顶壳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速的调速推钮。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具有有手持部,所述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调节部设置在壳体的尾端,且调节部可实现对电机的正转、反转、增加扭力和减小扭力的调节,调节非常便捷;且在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调速推钮,实现电机转速的一档、二档控制,进而控制电动螺丝刀的工作效率;功能齐全且调节方便。壳体设置成分体式,由顶壳和底壳装配后形成大体形状,再用前盖将顶壳和底壳的前端固定,调节部将顶壳和底壳的尾端固定,保证两者的固定效果,且使得壳体易于成型;在底壳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底盖,电池设置在底盖上,拆装方便,且底盖与底壳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配合固定,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螺丝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工作头和调节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半剖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右侧视图;图5为壳体与调节部的爆炸图。图中,1、壳体;10、安装腔;11、顶壳;12、底壳;13、前盖;14、底盖;101、电池容纳腔;110、定位凸块;111、调速推钮;120、凸缘;121、开口;122、卡槽;123、手持部;141、卡块;2、动力装置;20、电池;21、电机;22、减速机构;23、启动开关;24、动力输出轴;25、控制板;250、定位槽;251、控制单元;3、工作头;4、调节部;40、正转键;41、反转键;42、扭力加键;43、扭力减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螺丝刀,包括有:壳体1、动力装置2、工作头3和调节部4。壳体1,所述壳体1中设有安装腔10和电池容纳腔101;具体地,所述壳体1呈分体设置,包括顶壳11、底壳12、前盖13和底盖14;顶壳11和底壳12呈上下分体装配,所述前盖13套设在所述顶壳11和底壳12的前端;所述调节部4套设在所述顶壳11和底壳12的尾端;保证顶壳11和底壳12两者的固定效果,且使得壳体1易于成型,整体式的壳体成型困难;所述底壳12底部具有一开口121,所述底盖14设置在所述开口121处,且所述电池20处于所述底盖14的上方,拆装方便。其中,所述底壳12上设有若干卡槽122,所述底盖14上设有若干卡块141,所述卡块141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卡槽122中,固定效果好。动力装置2,包括电池20、电机21和减速机构22;所述电池20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101中;所述电机21和减速机构2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0中,且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电机21的启动开关23;具体地为,所述底壳12上具有有手持部123,所述启动开关23设置在所述手持部123上,以方便单手操作电动螺丝刀;所述减速机构22与电机21相连,且在壳体1的前端设有一与减速机构22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4;其中,该减速机构22为行星减速齿轮系,将电机21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且传动平稳;工作头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前端,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4连接;工作头3直接与螺栓或者螺钉接触,将螺栓、螺钉拧松或者拧紧;调节部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尾端,可调节所述电机21的正反转和/或扭力大小;具体地,所述壳体1尾端设有凸缘120,所述调节部4套设在所述凸缘120上,不易松动。使用过程中,调节部4设置在壳体1的尾端,且调节部4可实现对电机21的正转、反转、增加扭力和减小扭力的调节,调节非常便捷;且在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调速推钮111,实现电机转速的一档、二档控制,当为二档时,电机21的转速为一档时的两倍,进而提高电动螺丝刀的工作效率,功能齐全且调节方便。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尾端设置有控制板25,且所述调节部4盖于所述控制板25上;所述壳体1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110,所述控制板25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110对应的定位槽250,所述定位凸块110设置在所述定位槽250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安装腔和电池容纳腔;/n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中;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电机的启动开关;所述减速机构与电机相连,且在壳体的前端设有一与减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轴;/n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n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尾端,可调节所述电机的正反转和/或扭力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安装腔和电池容纳腔;
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腔中;所述电机和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开启所述电机的启动开关;所述减速机构与电机相连,且在壳体的前端设有一与减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轴;
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
调节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尾端,可调节所述电机的正反转和/或扭力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尾端设置有控制板,且所述调节部盖于所述控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调节部侧设有多个控制单元,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正转键、反转键、扭力加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甫闵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