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及其组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及其组合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工厂大都会使用扳手用来旋动紧固件,如螺丝、螺帽等等。而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扳手需要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才有办法顺畅的持续转动,故可预期的,使用者会碍于环境,扳手经常会摆动一度角度后就要取下,然后在重新套上紧固件在转动,十分的不便利。因此,所属
者进一步开发出棘轮扳手,让使用者无需从紧固件取下扳手即可一直转动,而可于狭小环境中使用,如TWI655061、TWM576088、TWM572287专利所揭露的棘轮扳手即属此类。然而,在此类棘轮扳手的零组件当中,棘轮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零件,但现有棘轮组合于扳手的方式多数为将棘轮放置于扳手头部的孔槽,再以一C形扣或是盖板加螺丝等方式,将棘轮组合于扳手头部避免脱出,于生产组装过程中步骤相当繁杂、且耗费时间甚巨,并且常常有组装结构间隙相互堆叠影响,导致棘轮组装于扳手时不甚稳定,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及其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扳手本体,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且另包含有一贯孔、一第一挡面及一第二挡面,该贯孔贯通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该第一挡面朝向该第一侧,该第二挡面朝向该第二侧;/n一棘轮,可转动的容设于该贯孔并包含有一第一抵靠面及一第二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面对该第二挡面且于该贯孔的轴向上彼此相抵,该第二抵靠面面对该第一挡面且于该贯孔的轴向上彼此相抵,该第二抵靠面一体成形于该棘轮的外周且径向向外延伸并与该第一抵靠面之间夹有锐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扳手本体,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且另包含有一贯孔、一第一挡面及一第二挡面,该贯孔贯通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该第一挡面朝向该第一侧,该第二挡面朝向该第二侧;
一棘轮,可转动的容设于该贯孔并包含有一第一抵靠面及一第二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面对该第二挡面且于该贯孔的轴向上彼此相抵,该第二抵靠面面对该第一挡面且于该贯孔的轴向上彼此相抵,该第二抵靠面一体成形于该棘轮的外周且径向向外延伸并与该第一抵靠面之间夹有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面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的斜向延伸靠近该贯孔的一轴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面沿该贯孔的径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另包含有一挡块,该挡块径向的凸出于该贯孔,该第一挡面与该第二挡面分别设于该挡块;于该贯孔的轴向上,该挡块夹设于该第一抵靠面与该第二抵靠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面沿该贯孔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一挡面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的斜向延伸靠近该贯孔的一轴心线;该挡块较邻近于该第一侧;该棘轮另包含有一基部及一端部,该端部轴向连接于该基部,定义该基部朝向该第二挡面的端面为该第一抵靠面,定义该端部的外周为该第二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斜向连接该第二抵靠面而形成一阶部,该阶部容置该挡块的部分;于该第一侧,该端部的端面与该扳手本体的端面齐平,于该第二侧,该基部的端面与该扳手本体的端面齐平。
6.一种棘轮与扳手本体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扳手本体,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且另包含有一贯孔、一第一挡面及一第二挡面,该贯孔贯通该第一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