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7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分隔斜面,所述分隔斜面上部为搅拌腔、下部为离心腔,所述搅拌腔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主体盖,所述主体盖上设有进料口,且所述主体盖上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中间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置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在离心体上,所述离心体置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离心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能同时搅拌离心提取免疫球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免疫球蛋白
,具体涉及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Ab)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免疫球蛋白可分为抗体和膜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见于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结合抗原。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在体内,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直接发挥效应。在体外,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出现凝集、沉淀等现象。免疫球蛋白能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免疫球蛋白在提取过程中不仅需要搅拌还需要离心,途中需要转换设备容器,过程繁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不仅能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还能对搅拌后的原料进行离心,且操作过程简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不仅能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还能对搅拌后的原料进行离心,操作过程简单,装置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连接有分隔斜面,所述分隔斜面分隔主体内部上部为搅拌腔、下部为离心腔,所述搅拌腔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主体盖,所述主体盖上设有进料口,且所述主体盖上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中间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置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在离心体上,所述离心体置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离心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采用上述方案,打开电机,转轴同时带动第一搅拌叶片和离心体转动,然后将原料从进料口送入搅拌腔内搅拌,搅拌后的原料直接进入离心腔中的离心体内进行离心,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静置一段时间,则完成对免疫球蛋白的提取。将搅拌腔和离心腔连通设置使得只需将原料直接置于装置内开关电机即可完成对免疫球蛋白的提取,操作简单,不需转移不同的容器,避免复杂操作,也避免过程中的污染可能。且转轴同时连接第一搅拌叶片和离心体,使得搅拌和离心可同时进行,能够缩短时间,提高效率。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滑槽,与所述滑槽尺寸相适配的滑块一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网,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连接薄片连接所述滑槽。第一过滤网的设置对原料进行粗滤,避免杂质进入。滑槽、滑块和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过滤网振动以促进过滤的进行。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连接第一导流体,所述第一导流体上开有导流孔。第一导流体及导流孔的设置便于引导原料至合适位置落下以进行充分搅拌。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内壁上连接有第二导流体,第二导流体在第一搅拌叶片之间间隔排布。避免原料被第一搅拌叶片甩到搅拌腔的壁上直接滑落未充分搅拌。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斜面上连接有第二过滤网。便于搅拌合格的原料被筛选。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宽度。第二搅拌叶片便于促进经搅拌的原料通过第二过滤网,避免在第二过滤网处积聚。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一转槽,与所述第一转槽尺寸相适配的滑轮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连接所述离心体。托盘的设置便于对离心体的支撑,第一转槽及滑轮的设置便于离心体随转轴转动,减小摩擦。更进一步地,所述离心体还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圆周斜面、进料斜面、进料孔、连接件。进料斜面的设置便于经搅拌的原料落到面上后可依靠自身重力滑落入离心体内,保证搅拌合格的原料完全落入离心体,不浪费。进料孔的设置不仅可进料至离心体内,还尽可能减少离心过程中体内原料的外泄的通道。更进一步地,与所述圆周斜面尺寸相适配的第二转槽开在所述分隔斜面底部。第二转槽的设置便于尽可能的缩短离心体与分隔斜面的距离,避免原料外泄。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连接有防尘盖,所述离心体的出料口连接有卸料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将搅拌腔和离心腔连通设置,实现搅拌离心一体化,使得只需将原料直接置于装置内开关电机即可完成对免疫球蛋白的提取,操作简单,不需转移不同的容器,避免复杂操作,也避免过程中的污染可能。且转轴同时连接第一搅拌叶片和离心体,使得搅拌和离心可同时进行,能够缩短时间,提高效率。2、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第一过滤网的设置对原料进行粗滤,避免杂质进入;滑槽、滑块和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过滤网振动以促进过滤的进行;第一导流体及导流孔的设置便于引导原料至合适位置落下以进行充分搅拌;第二导流体的设置避免原料被第一搅拌叶片甩到搅拌腔的壁上直接滑落未充分搅拌;第二过滤网的设置便于搅拌合格的原料被筛选并落入离心体内,第二搅拌叶片的设置便于促进经搅拌的原料通过第二过滤网,避免在第二过滤网处积聚。3、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圆周斜面和第二转槽的设置避免经搅拌的原料落入离心体的过程中外泄;托盘的设置便于对离心体的支撑,延长转轴使用寿命;第一转槽及滑轮的设置便于离心体随转轴转动,减小摩擦,提高离心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离心体的正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离心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第一导流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第二导流体的俯视图。图中序号:1、主体;101、搅拌腔;102、离心腔;103、第一转槽;104、滑槽;2、主体盖;201、进料口;3、防尘盖;4、电机;5、转轴;6、第一搅拌叶片;7、第二导流体;8、离心体;801、圆周斜面;802、进料斜面;803、出料口;804、进料孔;9、分隔斜面;901、第二转槽;10、第二搅拌叶片;11、第二过滤网;12、托盘;13、滑轮;14、卸料盖;15、支座;16、滑块;17、弹簧;18、第一过滤网;19、第一导流体;191、导流孔;2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内连接有分隔斜面9,分隔斜面9分隔主体1上部为搅拌腔101、下部为离心腔102,搅拌腔101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主体盖2,主体盖2上设有进料口201,进料口201连接有防尘盖3。且主体盖2上部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转轴5的一端,转轴5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网18、第一导流体19、以及连接在分隔斜面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连接有分隔斜面(9),所述分隔斜面(9)分隔主体(1)内上部为搅拌腔(101)、下部为离心腔(102),所述搅拌腔(101)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主体盖(2),所述主体盖(2)上设有进料口(201),且所述主体盖(2)上部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的一端,所述转轴(5)的中间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6),所述第一搅拌叶片(6)置于所述搅拌腔(101)内,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固定设在离心体(8)上,所述离心体(8)置于所述离心腔(102)内,所述离心腔(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连接有分隔斜面(9),所述分隔斜面(9)分隔主体(1)内上部为搅拌腔(101)、下部为离心腔(102),所述搅拌腔(101)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主体盖(2),所述主体盖(2)上设有进料口(201),且所述主体盖(2)上部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的一端,所述转轴(5)的中间连接有第一搅拌叶片(6),所述第一搅拌叶片(6)置于所述搅拌腔(101)内,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固定设在离心体(8)上,所述离心体(8)置于所述离心腔(102)内,所述离心腔(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滑槽(104),与所述滑槽(104)尺寸相适配的滑块(16)一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8),另一端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通过连接薄片连接所述滑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8)连接第一导流体(19),所述第一导流体(19)上开有导流孔(1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提取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101)内壁上连接有第二导流体(7),第二导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滨滨杨泽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伊凡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