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艳丽专利>正文

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70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选取天然药物原料:冬虫夏草3‑5份、西洋参6‑8份、灵芝2‑4份、当归6‑10份、黄芪7‑12份、铁皮石斛5‑10份,并对其进行清洗,然后将其进行烘干,通过在研磨箱的正面设置转动电机,配合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通过齿数不同的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能够使得两个研磨辊的转速不同,从而能够增强其研磨效果,同时利用伺服电机,配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能够使得转动轴上的石质研磨块和石质研磨槽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落下的原料在石质研磨块和石质研磨槽内进行进一步的转动,此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加快中草药的粉碎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药物,是指经现代医药体系证明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其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一般不包括来源于基因修饰动植物的物质、经微生物发酵或经化学等修饰的物质。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或中草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化学药品给人类自身健康及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一种处理人类和环境关系的潮流思想。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海洋药物的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顺势大力发展,对天然药物的各种人为禁制也趋于宽松。目前在对天然药物进行制备时,需要使用到粉碎装置将若干种中草药进行粉碎,但是目前在对其进行粉碎时,没有进行预粉碎,并且粉碎装置的效果较差,因此在粉碎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制备的时间较长,粉碎时间端有可能导致制备出药物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重量份选取天然药物原料:冬虫夏草3-5份、西洋参6-8份、灵芝2-4份、当归6-10份、黄芪7-12份、铁皮石斛5-10份,并对其进行清洗,然后将其进行烘干,再将其送入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天然药物原料从入料口放入粉碎盒(31)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32)带动螺旋送料页(34)和旋切刀片(35)进行转动,从而将原料进行初步粉碎,经弯管(39)落入两个研磨辊(424)之间,转动电机(42)带动两个研磨辊(424)向相对的一侧进行转动,从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破碎;/n步骤二:此时将落料漏斗(419)落入放料腔(416)的内部,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选取天然药物原料:冬虫夏草3-5份、西洋参6-8份、灵芝2-4份、当归6-10份、黄芪7-12份、铁皮石斛5-10份,并对其进行清洗,然后将其进行烘干,再将其送入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天然药物原料从入料口放入粉碎盒(31)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32)带动螺旋送料页(34)和旋切刀片(35)进行转动,从而将原料进行初步粉碎,经弯管(39)落入两个研磨辊(424)之间,转动电机(42)带动两个研磨辊(424)向相对的一侧进行转动,从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破碎;
步骤二:此时将落料漏斗(419)落入放料腔(416)的内部,同时伺服电机(44)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45)和第二锥齿轮(47)的啮合能够使得转动轴(46)进行转动,在离心作用下,使得原料,从出料口(417)处甩出,并位于石质研磨槽(49)和石质研磨块(411)之间进行研磨,研磨成粉末后,从落料孔(410)的内部落至支撑架(48)的顶部,此时推板(421)将研磨的粉末从出料管(423)的内部落出,从而得到粉末,再筛选出5-10目的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药物制备的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置物箱(1),所述置物箱(1)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所述置物箱(1)的设置有预粉碎组件(3),所述置物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研磨组件(4);
所述研磨组件(4)包括位于置物箱(1)内部的研磨箱(41)和位于置物箱(1)正面的转动电机(42),所述转动电机(42)的输出端贯穿置物箱(1)并延伸至置物箱(1)的内部,所述研磨箱(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所述支撑座(43)的底部与置物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置物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4),所述伺服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5),所述研磨箱(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6),所述转动轴(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7),所述第二锥齿轮(47)的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45)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研磨箱(4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8),所述支撑架(4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石质研磨槽(49),所述转动轴(46)的底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研磨箱(41)、支撑架(48)和石质研磨槽(49)并延伸至石质研磨槽(49)的外部,所述石质研磨槽(49)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落料孔(410),所述转动轴(46)的外表面且位于石质研磨槽(4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石质研磨块(411),所述研磨箱(41)正面的两侧均贯穿有转动套(412),两个所述转动套(412)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13),两个所述转动杆(4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研磨辊(424),位于一侧所述转动杆(413)的一端与转动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位于一侧所述转动杆(4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414),位于另一侧所述转动杆(413)的一端与置物箱(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位于另一侧所述转动杆(4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15),所述转动齿轮(415)的外表面与驱动齿轮(414)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轴(46)的顶部开设有放料腔(416),所述转动轴(46)外表面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出料口(417),所述出料口(417)的内部与放料腔(416)的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架(48)的一侧贯穿有出料管(423),所述出料管(423)的一端依次贯穿研磨箱(41)和置物箱(1)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汪艳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