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多功能纳米载体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尺寸可调的孔径、易于修饰的内/外表面及胶体稳定性,使其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生物催化和药物递送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近年来,与传统介孔硅(如MCM-41或SBA-15等)相比,树状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新型多孔载体,其独特的中心放射状孔道有利于孔道内部与客体分子充分接触以提高负载效率。将介孔硅与磁性纳米粒子、贵金属纳米材料等复合,利用无机功能化纳米基元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赋予了载体更多的性能。与常用的聚苯乙烯微球相比,其比表面积更大,并可实现对纳米颗粒的由内至外均匀填充。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学透明度、易于合成及尺寸控制,并可以进行多种表面硅烷化改性,因此是一种优良的纳米载体。这种大孔径的树状SiO2在蛋白、酶、抗体、核酸等大分子的装载和递送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现有大孔径的树状SiO2作为负载贵金属的模板孔径过小,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TEOS以CTAB和NaSal为结构导向剂,采用阴离子辅助法制备树状介孔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TEOS以CTAB和NaSal为结构导向剂,采用阴离子辅助法制备树状介孔SiO2微球;
S2:以树状介孔SiO2微球为亲和模板,加入Fe(acac)3及PEI通过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树状介孔SiO2/Fe3O4复合载体;
S3:加入金离子通过氨基与金离子螯合获得金种子,向金种子中加入还原剂得到金颗粒;
S4:通过表面活性剂模板化途径在整个载体表面包裹一层介孔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具体如下:
S1.1:将TEA加入到水中加热搅拌混合;
S1.2:向TEA混合液中加入CTAB与NaSal进行反应;
S1.3: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TEOS,并在80℃下保持2-6h;
S1.4:产物离心并用乙醇进行洗涤;
S1.5:将得到的沉淀在盐酸/甲醇的混合液中进行加热反应,除去孔道中残留的有机模板;
S1.6:将上述去除有机模板后的产物用乙醇清洗得到树状介孔SiO2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5步骤重复2-3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心放射状-双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具体如下:
S2.1:将树状介孔SiO2微球的乙醇溶液进行离心,得到湿沉淀,将湿沉淀、Fe(acac)3及PEI加入到TEG中并进行超声分散;
S2.2:在真空条件下对上述超声分散的混合液进行加热,以除去乙醇;
S2.3:将除去乙醇的混合液在氮气氛围下加热搅拌进行反应;
S2.4:待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