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62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结构。其中文丘里结构设置于管路中部,且文丘里结构包括:壳体,其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环形体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以及第一运动件,设置于第一空腔内部,且第一运动件具有磁性,第一空腔处的壳体开设有第一气孔,且第一运动件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第一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文丘里结构,第一运动件可以完全封闭第一气孔,避免外部气体进入空腔,保证文丘里结构的密封性,使其可以设置于管路中部,增加文丘里结构的应用场景,提升其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丘里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水混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文丘里结构。
技术介绍
文丘里效应,也称文氏效应。该效应表现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常见的文丘里现象。通俗地讲,这种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文丘里效应在家用产品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有微气泡功能的花洒,即利用文丘里效应,向流动的水中引入气体,产生微气泡水。然而现有的文丘里装置只能安装在管路末端,并不能安装在管路中,因为安装在管路中部会造成漏水,即自来水会从文丘里装置的进气口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管路中部的文丘里结构。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文丘里结构漏水,提升其工作可靠性。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结构,其中文丘里结构设置于管路中部,且文丘里结构包括:壳体,其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环形体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以及第一运动件,设置于第一空腔内部,且第一运动件具有磁性,第一空腔处的壳体开设有第一气孔,且第一运动件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第一气孔。可选地,壳体内部限定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的一侧为入水口,另一侧为出水口。可选地,环形体靠近出水口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二气孔,且第二气孔相较第一气孔更靠近出水口。可选地,环形体靠近入水口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三气孔,且第三气孔相较第一气孔更靠近入水口;文丘里结构还包括:连接件,其一端穿过第三气孔与第一运动件连接。可选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连接件的另一端且位于环形体靠近出水口的一侧,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环形体内周壁形成的通道。可选地,壳体和环形体的材质均无磁性,第二运动件的材质为铁磁金属。可选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末端开关,设置于出水口与管路之间。可选地,在末端开关开启时,出水口处的压强低于入水口处的压强,第二运动件被水冲击后克服第一运动件对其的吸引力向出水口方向运动,带动第一运动件向入水口方向运动至打开第一气孔的位置,以使外部气体通过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依次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水气混合物从出水口流出。可选地,在末端开关关闭时,出水口处的压强等于入水口处的压强,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之间的吸引力使得二者相向运动,第一运动件向出水口方向运动至封闭第一气孔的位置,第二运动件向入水口方向运动至关闭通道的位置,以使外部气体无法进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部的水无法流出到外部。可选地,连接件的材质防水且强度高。本专利技术的文丘里结构,其中文丘里结构设置于管路中部,且文丘里结构包括:壳体,其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环形体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第一运动件,设置于第一空腔内部,且第一运动件具有磁性,第一空腔处的壳体开设有第一气孔,且第一运动件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第一气孔。第一运动件可以完全封闭第一气孔,避免外部气体进入空腔,保证文丘里结构的密封性,使其可以设置于管路中部,增加文丘里结构的应用场景,提升其使用便利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文丘里结构,在末端开关开启时,出水口处的压强低于入水口处的压强,第二运动件被水冲击后克服第一运动件对其的吸引力向出水口方向运动,带动第一运动件向入水口方向运动至打开第一气孔的位置,以使外部气体通过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依次进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水气混合物从出水口流出。在末端开关关闭时,出水口处的压强等于入水口处的压强,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之间的吸引力使得二者相向运动,第一运动件向出水口方向运动至封闭第一气孔的位置,第二运动件向入水口方向运动至关闭通道的位置,以使外部气体无法进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部的水无法流出到外部。末端开关开闭的两种情况,出水口和入水口的压强发生变化,结合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之间的吸引力,实现第一气孔和通道的同步开闭,既能够形成水气混合物,又可以有效避免漏水,提升文丘里结构的工作可靠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结构,可以设置于管路中部,增加文丘里结构的应用场景,提升其使用便利性。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100可以设置于管路中部,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文丘里结构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和第一运动件131。其中,壳体110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120,环形体120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121。第一运动件131可以设置于第一空腔121内部,且第一运动件131具有磁性。第一空腔121处的壳体110开设有第一气孔111,且第一运动件131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第一气孔1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为圆柱体,环形体120可以为圆环形体120。第一运动件131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且其材质可以是橡胶,内部装有磁铁,以使第一运动件131具有磁性。并且,第一气孔111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若需要形成气体成分较多的水气混合物,可以将第一气孔111的数量设置的较多,形状设置的较大,以使更多的外部气体进入第一空腔121;反之,则可以设置数量较少、形状较小的第一气孔111。本实施例的文丘里结构100,第一运动件131往复运动可以开闭第一气孔111,在第一空腔121和外部通过第一气孔111连通时,外部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孔111进入第一空腔121,更重要地是,第一运动件131可以完全封闭第一气孔111,避免外部气体进入空腔,保证文丘里结构100的密封性,使其可以设置于管路中部,增加文丘里结构100的应用场景,提升其使用便利性。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内部限定有第二空腔112,且第二空腔112的一侧为入水口113,另一侧为出水口114。环形体120靠近出水口114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二气孔122,且第二气孔122相较第一气孔111更靠近出水口114。由于壳体110中部的内壁形成有环形体120,因此第二空腔112由入水口113至出水口114的横截面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也就是说,环形体120所在的第二空腔112处的横截面最小。根据文丘里效应,水路截面较小处的压强会低于水路截面较大处的压强,当水路截面积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此处的压强会低于大气压,从而将外部气体吸入。因此在第一空腔121处的壳体110开设有第一气孔111,可以使外部气体由此进入,并进一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丘里结构,其中所述文丘里结构设置于管路中部,且所述文丘里结构包括:/n壳体,其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以及/n第一运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部,且所述第一运动件具有磁性,/n所述第一空腔处的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气孔,且所述第一运动件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所述第一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丘里结构,其中所述文丘里结构设置于管路中部,且所述文丘里结构包括:
壳体,其中部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内部限定有第一空腔;以及
第一运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部,且所述第一运动件具有磁性,
所述第一空腔处的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气孔,且所述第一运动件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所述第一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丘里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限定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为入水口,另一侧为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丘里结构,其中,
所述环形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二气孔,且所述第二气孔相较所述第一气孔更靠近所述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丘里结构,其中,
所述环形体靠近所述入水口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三气孔,且所述第三气孔相较所述第一气孔更靠近所述入水口;
所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连接件,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气孔与所述第一运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丘里结构,还包括:
第二运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环形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配置成往复运动以开闭所述环形体内周壁形成的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国姚菲菲刘通张立臣范汇武边文兵赵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