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6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乳腺癌术后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包括腹带、侧带和肩带,所述腹带的一端安装有搭扣,且腹带的两侧外壁上均连接有握力球,腹带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所述的侧带,肩带安装在侧带的顶端上,且侧带的内部设有相焊接的两组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一侧通过弹簧活动设置有压销,肩带的两侧底端均设有尼龙带,尼龙带固定在压销和固定管的内部,所述侧带的外壁上套有滑片,且侧带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定位管,定位管与两组固定管的侧壁相焊接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患者在术后早期以及后期的不同锻炼要求,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
本技术涉及乳腺癌术后恢复
,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
技术介绍
为预防术后患肢水肿、减少疤痕挛缩所致的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降低肌力下降、运动后易疲劳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患肢应开始循序渐进锻炼,尽快恢复上肢及肩部功能。避免因患抬高受限、肌力下降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预后生活质量。乳腺癌根治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避免外展上臂,以免腋窝皮瓣的滑动,而影响切口愈合。术后活动的原则是:患肢7天之内不上举,10天之内不外展。公告号为CN100515525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该专利可根据患肢锻炼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能有效避免疤痕孪缩,但是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在术后10天后,患者需要开始进行患肢上举或外展等锻炼项目,而该锻炼带对于患肢部分的训练就无法适用了。患肢徒手训练往往无法掌握正确的幅度及力量,会造成运动损伤及切口延迟愈合甚至撕裂,最为严重的甚至造成手术外上肢淋巴管二次损伤,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包括腹带(1)、侧带(2)和肩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的一端安装有搭扣(11),且腹带(1)的两侧外壁上均连接有握力球(8),腹带(1)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所述的侧带(2),肩带(3)安装在侧带(2)的顶端上,且侧带(2)的内部设有相焊接的两组固定管(4),固定管(4)的内部一侧通过弹簧活动设置有压销(41),肩带(3)的两侧底端均设有尼龙带(31),尼龙带(31)固定在压销(41)和固定管(4)的内部;/n所述侧带(2)的外壁上套有滑片(5),且侧带(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定位管(7),定位管(7)与两组固定管(4)的侧壁相焊接固定,滑片(5)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包括腹带(1)、侧带(2)和肩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的一端安装有搭扣(11),且腹带(1)的两侧外壁上均连接有握力球(8),腹带(1)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所述的侧带(2),肩带(3)安装在侧带(2)的顶端上,且侧带(2)的内部设有相焊接的两组固定管(4),固定管(4)的内部一侧通过弹簧活动设置有压销(41),肩带(3)的两侧底端均设有尼龙带(31),尼龙带(31)固定在压销(41)和固定管(4)的内部;
所述侧带(2)的外壁上套有滑片(5),且侧带(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定位管(7),定位管(7)与两组固定管(4)的侧壁相焊接固定,滑片(5)的顶端上连接有连接带(51),连接带(51)的一端穿过定位管(7)内并粘在其表面上,且滑片(5)的外壁上连接有握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握力球(8)与腹带(1)之间连接有弹力带,腹带(1)与弹力带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菲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