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耿彪专利>正文

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9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包括机架、旋风筒、引风机、喷雾管、干雾喷头、粉尘检测探头、自动缷料器:旋风筒设置在机架上,引风机设置在旋风筒上端,旋风筒上端盖上设置有数个喷雾管、干雾喷头及排气管,出风管上设置有粉尘检测探头;自动缷料器设置在旋风筒下端;作业时:启动引风机及在机外设置的超声波造雾机、高压泵造雾机及粉尘检测控制仪,在引风机抽吸下,待处理气尘从进气管进入旋风筒内高速旋转,各喷雾管及干雾喷头向下连续喷出干雾与筒内高速旋转的气尘混合、相溶,微纳米级颗粒的干雾会把微纳米级粉尘的颗粒迅速凝聚增大并甩向筒壁往下沉降到筒底由缷料器排出机外,雾尘相溶分离后干净空气从排气管经引风机排出机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
本专利技术技术涉及一种雾尘相溶技术与旋风除尘技术结合为一体的除尘技术,作为除尘机使用,属于粉尘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旋风除尘器,大多用来去除5um以上的粒子,较好的并联多管旋风除尘装置对3um的粒子也只有80-85%的除尘效率,对于3um以下更小的微纳米粒子粉尘就更无能为力了,所以现有的旋风除尘器后端就出现了制造复杂、耗能大、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布袋除尘、电除尘等终端除尘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的旋风除尘器除尘技术不足缺点,提供一种能高效除去包括3um以下的微纳米粒子的粉尘,可以省去现有旋风除尘器后端设置的制造复杂、耗能大、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终端配套除尘设备的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包括机架、旋风筒、引风机、喷雾管、干雾喷头、粉尘检测探头、电动振动器、自动卸料器构成:旋风筒设置在机架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引风机设置在旋风筒上端,引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探头孔,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包括机架、旋风筒、引风机、喷雾管、干雾喷头、粉尘检测探头、电动振动器、自动缷料器构成:其特征是:旋风筒设置在机架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引风机设置在旋风筒上端,引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探头孔,探头孔内设置有粉尘检测探头;旋风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置有数个喷雾管及数个干雾喷头,上端盖中心设置有排气管,旋风筒上段的圆筒体下端筒壁上设置有相互固定的电动振动器,自动缷料器设置在旋风筒下端并相互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包括机架、旋风筒、引风机、喷雾管、干雾喷头、粉尘检测探头、电动振动器、自动缷料器构成:其特征是:旋风筒设置在机架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引风机设置在旋风筒上端,引风机的出风管上设置有探头孔,探头孔内设置有粉尘检测探头;旋风筒上端设置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置有数个喷雾管及数个干雾喷头,上端盖中心设置有排气管,旋风筒上段的圆筒体下端筒壁上设置有相互固定的电动振动器,自动缷料器设置在旋风筒下端并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旋风筒,其由圆筒体、圆锥体、上端盖及进气管构成;圆筒体设置在上段,上大下小口径的圆锥体设置在下段,上口径与圆筒体口径一样大并相互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圆筒体上端设置有与其口径一样大的上端盖其周边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其上端筒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圆呈圆弧切线设置的进气管并相互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尘相溶旋风除尘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端盖,其中心设置有大于排气管的排气管孔,排气管孔周边与上端盖周边之间的中心位置圆周上设置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孔径大于喷雾管外径的喷雾管孔及间隔喷雾管孔之间中间位置圆周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耿彪
申请(专利权)人:沈耿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