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切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5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切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内套管堵帽、内套管固定柱和颈带,外套管包括固定底座和主管,内套管位于主管内;固定底座连接主管的一侧外表面包覆硅胶层,固定底座的正面设有内套管口,且在内套管口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倒L形扣体;内套管堵帽包括盖板、用于密封住内套管的圆柱形弹性帽身和用于与倒L形扣体卡接配合的L形卡扣;颈带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颈带固定孔,且颈带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金属材质的固定底座对患者的颈部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同时内套管堵帽能够在试堵管期间对内套管进行较好的密封,且圆柱形弹性帽身不易被气流冲出,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风险,颈带能够有效防止气切套管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切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气切套管。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如颅脑外伤,胸腹外伤,脊髓灰质炎等)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气切套管是气管切开术中常用的一种用于手术时插入患者气管以维持患者术后呼吸的装置。气切套管分为塑料套管和金属套管,术者在准备拔管前会将塑料套管更换成金属套管,而金属套管由于材质非常坚硬,容易对患者的颈部的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同时目前的气切套管不配有颈带,需要护士自行用纱布等材料来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存在固定过程繁琐、松紧程度不易调节以及患者舒适度较差等问题;同时,目前在气切套管试堵管时医护人员通常使用注射器的针帽来对内套管进行封堵,但是由于患者的痰痂较多,因此患者在咳痰时针帽容易被气流冲出而脱落,造成内套管封堵失败,增加了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气切套管固定以及试堵管期间内套管封堵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气切套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切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内套管(1)、内套管堵帽(2)、内套管固定柱(3)和颈带(4),所述外套管包括固定底座(5)和与所述固定底座(5)连接的主管(6),所述内套管(1)位于所述主管(6)内;/n所述固定底座(5)连接所述主管(6)的一侧外表面包覆硅胶层(7),所述固定底座(5)的两侧设有颈带固定孔(8),所述固定底座(5)的正面设有内套管口,且在所述内套管口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倒L形扣体(9);/n所述内套管堵帽(2)包括盖板(2-1)、用于密封住所述内套管(1)的圆柱形弹性帽身(2-2)和用于与所述倒L形扣体(9)卡接配合的L形卡扣(2-3),所述圆柱形弹性帽身(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切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内套管(1)、内套管堵帽(2)、内套管固定柱(3)和颈带(4),所述外套管包括固定底座(5)和与所述固定底座(5)连接的主管(6),所述内套管(1)位于所述主管(6)内;
所述固定底座(5)连接所述主管(6)的一侧外表面包覆硅胶层(7),所述固定底座(5)的两侧设有颈带固定孔(8),所述固定底座(5)的正面设有内套管口,且在所述内套管口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倒L形扣体(9);
所述内套管堵帽(2)包括盖板(2-1)、用于密封住所述内套管(1)的圆柱形弹性帽身(2-2)和用于与所述倒L形扣体(9)卡接配合的L形卡扣(2-3),所述圆柱形弹性帽身(2-2)固定在所述盖板(2-1)的一侧,所述L形卡扣(2-3)通过连接片(2-4)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且所述圆柱形弹性帽身(2-2)和所述L形卡扣(2-3)位于所述盖板(2-1)的同侧;
所述颈带(4)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颈带固定孔(8),且所述颈带(4)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切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带(4)包括带体和所述带体两端连接的系带,且所述带体的宽度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源吴巍巍贺婷婷魏有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