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0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上盖、连接座、容器本体和下盖;所述上盖包括支撑筒、引导件、上拉环,所述引导件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和下筒仓,所述下筒仓外径小于上筒仓内径,所述引导件包括圆形底座、双头针、卡块,所述卡块上端设有卡头,所述双头针穿置于圆形底座中心部位;所述引导件的圆形底座位于下筒仓上沿且与下筒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上拉环盖合在支撑筒上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上盖、连接座、容器本体和下盖组合而成,各部分之间可以独立生产并最终焊合即可,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各部件之间通过焊合连接,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
本技术属于医药包装容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药品使用时,经常需要将粉针剂药品或小容量注射剂与大容量注射剂瓶配液混合后再进行注射使用。当待配剂型是注射用无菌粉针时,传统中常用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将一定液体注入到粉针瓶中,溶解稀释后,再用注射器抽出粉针瓶中的混匀液,最终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当待配剂型是小容量注射剂的塑料安瓿瓶时,需要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的注射液再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传统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在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或环境污染,增加护士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大了无菌操作的风险,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双头针注射瓶盖,但是现有双头针注射瓶盖制备工艺要求较高,制备成本高;其连接方式也限定了大容量注射剂容器本体的生产工艺,总体来说使用成本高,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难以大规模生产推广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生产工艺简单,组合式结构的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上盖(1)、连接座(2)、容器本体(3)和下盖(4);所述上盖(1)包括支撑筒、引导件、封口盖(1-1),所述引导件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1-3)和下筒仓(1-4),所述下筒仓(1-4)外径小于上筒仓(1-3)内径,所述引导件包括圆形底座(1-2)、双头针(1-8)、卡块(1-6),所述卡块(1-6)上端设有卡头,所述双头针(1-8)穿置于圆形底座(1-2)中心部位;所述引导件的圆形底座(1-2)位于下筒仓(1-4)上沿且与下筒仓(1-4)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封口盖(1-1)盖合在支撑筒上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上盖(1)、连接座(2)、容器本体(3)和下盖(4);所述上盖(1)包括支撑筒、引导件、封口盖(1-1),所述引导件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1-3)和下筒仓(1-4),所述下筒仓(1-4)外径小于上筒仓(1-3)内径,所述引导件包括圆形底座(1-2)、双头针(1-8)、卡块(1-6),所述卡块(1-6)上端设有卡头,所述双头针(1-8)穿置于圆形底座(1-2)中心部位;所述引导件的圆形底座(1-2)位于下筒仓(1-4)上沿且与下筒仓(1-4)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封口盖(1-1)盖合在支撑筒上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设有外壁、胶塞筒(2-2)和内盖(2-3);所述胶塞筒(2-2)和内盖(2-3)均位于连接座(2)内部、且胶塞筒(2-2)坐于内盖(2-3)上,所述胶塞筒(2-2)内设有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底部边沿与连接座(2)的壁上沿(2-1)相焊接、所述连接座(2)外壁的壁下沿(2-4)与所述容器本体(3)上口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制备型即配式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