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46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包括两支架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全部的所述连杆位于两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患者两侧,以使所述连接部架设在患者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被子和患者的身体分离,以便于患者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
技术介绍
针对一些皮肤烧伤病人或者身体上有刀口的病人,为了防止皮肤或者刀口处出现感染等症状,要避免被子和病人损伤的皮肤或者刀口接触,因而需要设计一种辅助支架用来将被子和患者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其能够将被子和患者的身体分离,以便于患者恢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包括两支架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全部的所述连杆位于两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患者两侧,以使所述连接部架设在患者上方。进一步的,两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延伸部插设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延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并能够通过第一锁定件和所述本体锁固。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滑动,且所述第一杆体能够通过第二锁定件和所述第二杆体锁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下端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卡钩和固定件,所述卡钩套设在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卡钩沿平行于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移动槽内运动,以使所述卡钩和病床贴合,且所述支撑部能够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卡钩锁固。进一步的,所述卡钩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能够卡接病床的边缘。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内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和所述支撑部的侧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延伸块。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呈中空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利用辅助支架支撑被子时,两支架均架设在患者的上方,即两支撑部分别位于患者的两侧,此时连接部位于患者的上方;同时位于两支架之间的连杆沿患者的人体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被子搭在连杆上,同时两支架用于支撑连杆和被子,以使得被子和患者损伤的皮肤或伤口和被子分离;从而保持损伤皮肤或者伤口处的通风,减少损伤皮肤或者伤口处的感染;同时利用辅助支架将被子和损伤部位或者伤口分离,能够给患者一定的隐私空间,以便于隐私部位伤口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支架;11、支撑部;111、本体;112、延伸部;113、第一锁定件;12、连接部;2、连杆;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23、第二锁定件;3、卡钩;31、钩部;32、移动槽;4、延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的一实施例,包括两支架1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2,两支架1对称设置。同时全部的连杆2均设置在两支架1之间,同时连杆2和支架1垂直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杆2的两端与支架1焊接固定。支架1包括两支撑部11和连接部12,其中两支撑部1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部12和两支撑部11的顶端固定连接,以利用连接部12实现两支撑部1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两支撑部11和连接部12一体成型。当利用辅助支架支撑被子时,两支架1均架设在患者的上方,即两支撑部11分别位于患者的两侧,此时连接部12位于患者的上方;同时位于两支架1之间的连杆2沿患者的人体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被子搭在连杆2上,同时两支架1用于支撑连杆2和被子,以使得被子和患者损伤的皮肤或伤口和被子分离;从而保持损伤皮肤或者伤口处的通风,减少损伤皮肤或者伤口处的感染。同时利用辅助支架将被子和损伤部位或者伤口分离,能够给患者一定的隐私空间,以便于隐私部位伤口的恢复。两支撑部11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因而使得辅助支架能够适配不同体型或者患者的不同部位,以便于使用。支撑部11包括本体111和延伸部112,同时本体111的上端部和连接部12固定。延伸部112插设在本体111的下端,同时延伸部112能够相对于本体111移动,用来调整支撑部11的高度,并且延伸部112能够通过第一锁定件113和本体111锁固。利用本体111和延伸部112的配合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和部位调整支撑部11的高度,从而能够提高辅助支架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113优选羊角螺栓。连杆2包括第一杆体21和与第一杆体21连接的第二杆体22,第一杆体21能够相对于第二杆体22滑动,从而能够调整连杆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分别与两支架1固定,同时第一杆体21的游离端能够插设进第二杆体22的游离端中,并且第一杆体21能够通过第二锁定件23和第二杆体22锁固。利用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的配合能够根据患者损伤的位置调整连杆2的长度,因而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23优选羊角螺栓。此外,支撑部11的下端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卡钩3和固定件,卡钩3套设在支撑部11的外部,利用固定件能够将卡钩3和支撑部11锁固,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优选紧固螺栓等。卡钩3沿平行于连接部12的方向开设有移动槽32,同时支撑部11能够在移动槽32内运动,从而可以利用支撑部11和移动槽32的配合调整卡钩3的位置,使得卡钩3能够和病床的侧壁贴合。因为两支撑部11的下侧分别连接有卡钩3,因而利用两卡钩3和病床的抵接,从而实现辅助支架和病床的锁定,以减小辅助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位置的偏移。本实施例中卡钩3呈L型设置,当将辅助支架放置在病床上后,拉动两卡钩3使得两卡钩3不断靠近病床的边缘;然后调整卡钩3和支撑部11的相对位置,使得卡钩3能够和病床的侧边抵接,然后利用固定件将卡钩3和支撑部11锁定。此外,卡钩3远离支撑部11的游离端设置有钩部31,本实施例中卡钩3和钩部31一体成型。钩部31呈L型设置,使得钩部31能够卡接在病床的边缘,以增大卡钩3和病床连接时的卡嵌力。移动槽32内嵌设有若干滚珠,滚珠能够相对于卡钩3滚动。同时滚珠和支撑部11的侧壁接触,因而当支撑部11沿移动槽32运动时,滚珠能够将支撑部11和卡钩3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减小支撑部11运动时的阻力。支撑部11的底部设置有延伸块4,延伸块4能够增大支撑部11和病床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增大辅助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延伸块4能够限制卡钩3向下运动的极限位置,从而避免卡钩3和支撑部11脱离。支架1和连杆2呈中空设置,从而能够减轻辅助支架的重量,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以延伸辅助支架的使用寿命。此外,支架1和连杆2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层,本实施例中保护层的材料优选橡胶或硅胶。利用保护层能够减缓辅助支架的氧化,因而对辅助支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架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全部的所述连杆位于两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患者两侧,以使所述连接部架设在患者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架和若干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支架对称设置;全部的所述连杆位于两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患者两侧,以使所述连接部架设在患者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延伸部插设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延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移动,并能够通过第一锁定件和所述本体锁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用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滑动,且所述第一杆体能够通过第二锁定件和所述第二杆体锁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学金新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