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44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9
一种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包含有设置在脊椎上的包容座(2)、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把包容座(2)固定在脊椎上绑带(1)、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对脊椎侧弯部位产生矫正作用力的收拢钳口装置,通过包容座(2)和绑带(1),在脊椎上形成了滑动支撑体,通过收拢钳口装置,对脊椎侧弯部位进行点与点的矫正处理,不再都是把整条脊椎安装在矫正装置中,因此提高了脊椎侧弯的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矫正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因此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装置,在现有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中,还都是把整条脊椎安装在矫正装置中,由矫正装置对整条脊椎进行矫正处理,对脊椎侧弯部位产生的作用力小,从而影响了脊椎侧弯的矫正效果。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8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脊椎上的包容座(2)、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把包容座(2)固定在脊椎上绑带(1)、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对脊椎侧弯部位产生矫正作用力的收拢钳口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脊椎上的包容座(2)、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把包容座(2)固定在脊椎上绑带(1)、设置在包容座(2)上并且用于对脊椎侧弯部位产生矫正作用力的收拢钳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按照脊椎侧弯部位进行点与点的矫正处理的方式把包容座(2)、绑带(1)和收拢钳口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产生钳口夹紧矫正作用力的方式把收拢钳口装置与包容座(2)和绑带(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收拢钳口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推力座(3)、螺母(4)、推力杆(5)、气嘴(6)、螺杆座(7)、螺杆(8)和靠板(9),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包容座(2)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气囊(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在绑带(1)上设置有包容座(2),在包容座(2)上设置有气囊(10)并且在包容座(2)和推力座(3)之间、包容座(2)和螺杆座(7)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母(4),在推力座(3)上分别设置有推力杆(5)和气嘴(6)并且在螺杆座(7)上设置有螺杆(8),在螺杆(8)上设置有靠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绑带(1)设置为包含有带部(11)、绳部(12)和环部(13)并且带部(1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带部(11)联接,带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环部(13)联接并且绳部(12)设置为与环部(13)联接,带部(1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包容座(2)联接并且带部(11)设置为中字形布片状体,绳部(12)设置为纺织绳状体并且绳部(12)设置为沿带部(11)的其中一个端头间隔排列分布,环部(13)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环部(13)的端头设置为通过缝纫线与带部(11)联接,环部(13)设置为沿带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间隔排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包容座(2)设置为包含有横条部(21)、第一竖条部(22)和第二竖条部(23)并且横条部(21)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竖条部(22)的内端端面部联接,横条部(21)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竖条部(23)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在第一竖条部(22)和第二竖条部(23)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槽体(24),在第一竖条部(22)的内侧面部和第二竖条部(23)的内侧面部上分别设置有包容槽体(25)并且横条部(2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绑带(1)联接,第一竖条部(22)的滑动槽体(24)设置为与推力座(3)联接并且第二竖条部(23)的滑动槽体(24)设置为与螺杆座联接,第一竖条部(22)的外侧面部和第二竖条部(23)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螺母(4)联接并且包容槽体(25)设置为与气囊(10)联接,横条部(21)、第一竖条部(22)和第二竖条部(23)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滑动槽体(24)设置为T字形长条孔状体,包容槽体(25)设置为环形槽状体,
或,第一竖条部(22)和第二竖条部(23)设置为呈内收拢状态分布并且第一竖条部(22)与横条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