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39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包括:一基带,基带的正面设有一卡槽,用于卡合一可拆卸的传感器,基带的背面设有复数个电极,电极与卡槽电连接,电极用于接触躯干的采集点以采集躯干的身体信息,并通过卡槽传输给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的佩戴装置,通过在基带的正面设置一个卡槽,用于卡合传感器,可以在不拆卸基带的情况下将传感器拆卸,确保基带背面的电极保持在躯干的采集点上,使得传感器的使用模式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例如ECG/R-R(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传感器,是一种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健康信息,在使用时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人的身体上。佩戴式的传感器通常包括传感器和条状绑缚式基带两个部分。现有的佩戴装置通常采用断开式或腰带式,具体方法如下:使用基带一端与传感器的一侧物理连接,在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到躯干时,按照腰带捆绑方式,将基带的另一端环绕躯干后与传感器另一侧连接,从而使得基带背面的电极触点与传感器以及躯干之间形成整体的电流回路。但现有技术的佩戴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人工智能(AI)传感器,在佩戴前,用户需要对AI传感器进行额外操作,例如输入参数,或者在佩戴过程中,需要临时取下传感器进行操作,例如调整参数。而断开式的佩戴装置由于在拆卸传感器的时需要连同基带一同取下,无法快速的将基带背面的电极触点复位到躯干的预设采集点,特别是运用在运动健身这种剧烈动作下更难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包括:一基带,所述基带的正面设有一卡槽,用于卡合一可拆卸的传感器,所述基带的背面设有复数个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卡槽电连接,所述电极用于接触躯干的采集点以采集所述躯干的身体信息,并通过所述卡槽传输给所述传感器。优选的,还包括:复数根导线,设置于所述基带的背面,并对应连接复数个电极,用于将复数个电极与所述传感器连接,以使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身体信息。优选的,所述卡槽采用插接式接口或旋拧式接口或磁吸式接口将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基带的背面设有医用双面胶,用于将所述基带固定于所述躯干上。优选的,所述基带的一端设有一魔术贴母贴,所述基带的另一端设有一魔术贴子贴,用于将所述基带绑缚于所述躯干上。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ECG/R-R双模式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卡槽为设置于所述基带正面的环形凸起,并与所述传感器的尺寸适配。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提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的佩戴装置,通过在基带的正面设置一个卡槽,用于卡合传感器,可以在不拆卸基带的情况下将传感器拆卸,确保基带背面的电极保持在躯干的采集点上,使得传感器的使用模式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佩戴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安装至佩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佩戴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包括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一基带1,基带1的正面设有一卡槽2,用于卡合一可拆卸的传感器3(图2所示),基带1的背面设有复数个电极(图中未显示出),电极与卡槽2电连接,电极用于接触躯干的采集点以采集躯干的身体信息,并通过卡槽2传输给传感器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传感器为ECG/R-R传感器,ECG传感器用于检测来自心脏的电信号,它可以读取使用者的心率和节律。ECG传感器通常可以佩戴在手腕上,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佩戴装置将传感器固定在手腕上后,电极、传感器以及人的躯体之间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从而对身体信息进行采集。若使用者在佩戴过程中需要将传感器取下时,可以将传感器3直接从卡槽2内拆下,而无需将基带一起拆卸下来,从而保证基带背面的电极不发生移动,在需要继续使用传感器时,仅需将传感器再次安装至卡槽2内即可。通过这种可拆卸式的设计,使得传感器的使用方式更加灵活,从而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复数根导线,设置于基带的背面,并对应连接复数个电极,用于将复数个电极与传感器连接,以使传感器接收身体信息。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卡槽2采用插接式接口或旋拧式接口或磁吸式接口将传感器3固定于卡槽2内。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三种结构的卡槽,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卡槽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第一种卡槽结构,卡槽2的接口可以采用接插式,例如在传感器的底部边缘设置卡扣,通过按压的方式将传感器插入卡槽2内,并通过卡扣卡合于卡槽2内。第二种卡槽结构,可以在卡槽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在传感器3的外壁设置外螺纹,从而使用旋拧的方式将传感器3拧入卡槽2内,在需要拆卸传感器时,仅需将传感器拧出即可。此外,第三种卡槽结构,还可以在卡槽的底部设置一磁体,同时,在传感器的底部设置一个卡槽底部的磁体极性相反的磁体,通过磁吸的方式将传感器固定于卡槽的底部。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带1的背面设有医用双面胶4,用于将基带1固定于躯干上。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基带的一端设有一魔术贴母贴,基带的另一端设有一魔术贴子贴,用于将基带绑缚于躯干上。需要说明的是,以为两种将基带固定于躯干上的方式仅为本技术中较优的实施例,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基带固定于躯干上,例如卡扣结构。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卡槽2为设置于基带1正面的环形凸起,并与传感器3的尺寸适配。如图3和图4所示,传感器3的形状为环形。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的佩戴装置,通过在基带的正面设置一个卡槽,用于卡合传感器,可以在不拆卸基带的情况下将传感器拆卸,确保基带背面的电极保持在躯干的采集点上,使得传感器的使用模式更加灵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带,所述基带的正面设有一卡槽,用于卡合一可拆卸的传感器,所述基带的背面设有复数个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卡槽电连接,所述电极用于接触躯干的采集点以采集所述躯干的身体信息,并通过所述卡槽传输给所述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传感器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带,所述基带的正面设有一卡槽,用于卡合一可拆卸的传感器,所述基带的背面设有复数个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卡槽电连接,所述电极用于接触躯干的采集点以采集所述躯干的身体信息,并通过所述卡槽传输给所述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数根导线,设置于所述基带的背面,并对应连接复数个电极,用于将复数个电极与所述传感器连接,以使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身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采用插接式接口或旋拧式接口或磁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刘连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