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开一专利>正文

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28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包括枕芯以及枕套,所述枕套套装在枕芯上,所述枕芯由下凝胶层、中间层以及上凝胶层组成,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下凝胶层上,所述上凝胶层安设于所述下凝胶层上,所述中间层采用多层透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该午休用透气枕头,枕芯是由下凝胶层、中间层以及上凝胶层组成,下凝胶层与上凝胶层均采用镂空式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枕头的透气性能,并通过在下凝胶层与上凝胶层之间设置有中间层,中间层采用多层透气结构,在保证透气性能同时,减轻枕头的整体质量,并减少凝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具体为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
技术介绍
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每天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容易使人疲惫,午休可以缓解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再活力满满的投入下午的工作学习中,而在教室或办公室里午睡,人们没有办法躺卧则只能选择趴在桌子上午睡,一般将胳膊放置在前方、头部趴在胳膊上进行休息,但这样的姿势很容易使胳膊受到压迫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睡醒后胳膊发麻,额头也很不舒服,使午睡质量大大降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市面上已有专门用于午休使用的午休枕,然而,现有的午休枕要么硬度过大,要么过于柔软,或者透气性较差,用户使用其午休后容易引起颈部及肩部僵硬,甚至疼痛,用户体验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解决了现有的午休枕要么硬度过大,要么过于柔软,或者透气性较差,用户使用其午休后容易引起颈部及肩部僵硬,甚至疼痛,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包括枕芯以及枕套,所述枕套套装在枕芯上,所述枕芯由下凝胶层、中间层以及上凝胶层组成,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下凝胶层上,所述上凝胶层安设于所述下凝胶层上,所述中间层采用多层透气结构,所述上凝胶层以及下凝胶层均采用镂空结构,所述上凝胶层与所述下凝胶层的硬度不同,所述上凝胶层与所述下凝胶层上均设置有弧形凹面。优选的,所述上凝胶层采用蜂巢状镂空结构。优选的,所述下凝胶层为多变形空心圆柱组合镂空结构。优选的,所述上凝胶层的硬度为邵氏A1-6,所述下凝胶层的硬度为A10-20。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由:第一透气面层、海绵垫层以及第二透气面层,所述第一透气面层安设于所述下凝胶层上,所述海绵垫层安设于所述第一透气面层,所述第二透气面层安设于所述海绵垫层上。优选的,所述海绵垫层上开设有流线型凹槽。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午休用透气枕头,枕芯是由下凝胶层、中间层以及上凝胶层组成,下凝胶层与上凝胶层均采用镂空式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枕头的透气性能,并通过在下凝胶层与上凝胶层之间设置有中间层,中间层采用多层透气结构,在保证透气性能同时,减轻枕头的整体质量,并减少凝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上凝胶层与下凝胶层的硬度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枕面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午休枕要么硬度过大,要么过于柔软,或者透气性较差,用户使用其午休后容易引起颈部及肩部僵硬,甚至疼痛,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的下凝胶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的上凝胶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枕芯;2-枕套;3-下凝胶层;4-中间层;5-上凝胶层;6-第一透气面层;7-海绵垫层;8-第二透气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方案包括枕芯1以及枕套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枕套2套装在枕芯1上,枕芯1由下凝胶层3、中间层4以及上凝胶层5组成,中间层4设置于下凝胶层3上,上凝胶层5安设于下凝胶层3上,中间层4采用多层透气结构,上凝胶层5以及下凝胶层3均采用镂空结构,上凝胶层5与下凝胶层3的硬度不同,上凝胶层5与下凝胶层3上均设置有弧形凹面,该午休用透气枕头,枕芯1是由下凝胶层3、中间层4以及上凝胶层5组成,下凝胶层3与上凝胶层5均采用镂空式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枕头的透气性能,并通过在下凝胶层3与上凝胶层5之间设置有中间层4,中间层4采用多层透气结构,在保证透气性能同时,减轻枕头的整体质量,并减少凝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上凝胶层5与下凝胶层3的硬度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枕面进行使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上凝胶层5采用蜂巢状镂空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下凝胶层3为多变形空心圆柱组合镂空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上凝胶层5的硬度为邵氏A1-6,下凝胶层3的硬度为A1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中间层4由第一透气面层6、海绵垫层7以及第二透气面层8,第一透气面层6安设于下凝胶层3上,海绵垫层7安设于第一透气面层6,第二透气面层8安设于海绵垫层7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海绵垫层7上开设有流线型凹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包括枕芯(1)以及枕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2)套装在枕芯(1)上,所述枕芯(1)由下凝胶层(3)、中间层(4)以及上凝胶层(5)组成,所述中间层(4)设置于所述下凝胶层(3)上,所述上凝胶层(5)安设于所述下凝胶层(3)上,所述中间层(4)采用多层透气结构,所述上凝胶层(5)以及下凝胶层(3)均采用镂空结构,所述上凝胶层(5)与所述下凝胶层(3)的硬度不同,所述上凝胶层(5)与所述下凝胶层(3)上均设置有弧形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包括枕芯(1)以及枕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2)套装在枕芯(1)上,所述枕芯(1)由下凝胶层(3)、中间层(4)以及上凝胶层(5)组成,所述中间层(4)设置于所述下凝胶层(3)上,所述上凝胶层(5)安设于所述下凝胶层(3)上,所述中间层(4)采用多层透气结构,所述上凝胶层(5)以及下凝胶层(3)均采用镂空结构,所述上凝胶层(5)与所述下凝胶层(3)的硬度不同,所述上凝胶层(5)与所述下凝胶层(3)上均设置有弧形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凝胶层(5)采用蜂巢状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午休用透气枕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一
申请(专利权)人:王开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