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19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形成有加热腔;炉门组件,设于所述炉体上;以及射流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射流板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隔垫,所述第一隔垫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设置在炉门组件与射流板之间的第一隔垫隔离热量通过射流板向炉门组件传递,以避免高温热气流自射流板与炉门组件之间的缝隙喷射到炉门组件上,有助于降低炉门组件的温度,改善炉门受热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射流微波烤箱HighspeedOven(HSO),通过高温气流自射流板喷射进入加热腔,对食物进行加热。在长期射流高温热风的使用环境下,门封和下射流板容易受热变形,导致融门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炉及微波加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加热炉炉门容易受热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形成有加热腔;炉门组件,设于所述炉体上;以及射流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射流板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隔垫,所述第一隔垫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可选地,所述炉门组件包括:前板,设于所述炉体上,所述前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炉口,所述第一隔垫设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射流板之间;以及炉门,设于所述前板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炉口。可选地,所述射流板具有朝向所述加热腔的出风侧,以及与所述出风侧相背的进风侧,所述第一隔垫靠近所述进风侧设置。可选地,所述炉门设于所述前板背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炉体设有朝向所述射流板的壁板,所述射流板与所述壁板之间形成射流腔,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隔垫,所述第二隔垫设于所述射流板与所述壁板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垫与所述第二隔垫一体设置。可选地,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一端向所述壁板方向折弯形成折边,所述第一隔垫设于所述折边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二隔垫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射流板的一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二隔垫朝向所述射流板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第二隔垫围合形成所述限位槽。可选地,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射流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壁板包括:底壁,设于所述炉体上,并与所述射流板间隔设置;以及导向壁,一端与所述底壁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一端倾斜延伸,所述导向壁朝向所述射流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隔垫设于所述导向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可选地,所述第二隔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壁板相连接;所述第二隔垫朝向所述壁板的一侧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位置相对应的让位槽,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隔垫和所述让位槽并与所述壁板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垫和/或所述第二隔垫为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对位性聚苯乙烯、聚芳砜、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加热炉;以及微波加热机构,所述微波加热机构设于所述加热炉的炉体内,用于对所述加热炉的加热腔内的物体进行微波加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在炉门组件与射流板之间的第一隔垫隔离热量通过射流板向炉门组件传递,以避免高温热气流自射流板与炉门组件之间的缝隙喷射到炉门组件上,有助于降低炉门组件的温度,改善炉门受热变形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炉内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炉使用状态下内部气流流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热腔与射流腔配合状态下气流流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隔垫与第二隔垫一体设置状态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炉体11热风组件12加热腔13壁板14底壁15导向壁20前板21炉口30射流板31射流腔32射流孔33折边34限位部40隔离间隙50炉门60连接件61第二隔垫62第一隔垫63凸出部64限位槽65让位槽80微波加热机构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炉,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炉可以采用电加热、微波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所述加热炉具有炉门组件,用于开启或关闭加热炉,以使加热炉内部能够形成用于加热的腔室,通过电加热或微波加热等方式,使所述腔室内形成高温状态,以烹熟所述腔室内的食物。图1至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应的附图。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10,所述炉体10内部形成有加热腔12;炉门组件,设于所述炉体10上;以及射流板30,设于所述加热腔12内,所述射流板30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隔垫62,所述第一隔垫62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所述射流板30上设有射流孔32,用于供高温气体喷射进入所述加热腔12。所述射流板30安装在所述炉体10内时,所述射流板30的边缘会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隔垫62设置在所述炉门组件与所述射流板30的边缘之间,以使所述炉门组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形成有加热腔;/n炉门组件,设于所述炉体上;以及/n射流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射流板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隔垫,所述第一隔垫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形成有加热腔;
炉门组件,设于所述炉体上;以及
射流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射流板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隔垫,所述第一隔垫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组件包括:
前板,设于所述炉体上,所述前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炉口,所述第一隔垫设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射流板之间;以及
炉门,设于所述前板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炉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具有朝向所述加热腔的出风侧,以及与所述出风侧相背的进风侧,所述第一隔垫靠近所述进风侧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设于所述前板背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设有朝向所述射流板的壁板,所述射流板与所述壁板之间形成射流腔,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隔垫,所述第二隔垫设于所述射流板与所述壁板之间,所述第二隔垫为耐高温非金属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垫与所述第二隔垫一体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炉门组件的一端向所述壁板方向折弯形成折边,所述第一隔垫设于所述折边与所述炉门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霓婷赵在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