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棉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13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棉服,旨在解决现有的棉服保暖效果不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棉服本体,棉服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衣袖,棉服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开合棉服的拉链,棉服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嵌合有弹性拉伸带,弹性拉伸带通过连接线呈X型缝合,棉服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棉服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远离棉服本体的一端为可拆卸连接,棉服本体的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折片,折片的正面开设有凹口,折片以凹口为中心左侧固定连接有母扣,折片以凹口为中心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母扣卡紧的子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领口处和棉服本体底部进行收紧,从而对风进行阻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棉服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风棉服。
技术介绍
棉服是指内充以棉花、羽绒等物料以用来御寒的服饰,现有的棉衣本体的衣袖的袖口未设置弹性面料,使得衣袖和穿着者的手臂之间会形成与外界相通的间隙,使得热量从间隙处散发后对其保暖效果造成影响。公开号为CN209788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漏风的棉服,包括棉服本体和两条第一松紧带,棉服本体上设置有帽子,棉服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袖子,棉服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拉链,两个袖子上均缝接有第一母扣,第一松紧带上缝接有匹配第一母扣的第一公扣,每个第一松紧带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每个第一松紧带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匹配第一魔术贴的第二魔术贴,帽子上缝接有第二松紧带,第二松紧带上对称缝接有两个第二公扣,棉服本体上对称缝接有两个匹配第二公扣的第二母扣。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松紧带、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的配合,实现了袖子处可以与手臂抵紧,延缓了热量的流失,同时扩大了调整范围,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魔术贴粘接在第一魔术贴上的任意位置,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但是仅对袖口进行收紧只能对手臂进行保暖,风还是会从棉服的底部和领口处吹入和跑出,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棉服,具有对多个位置进行收紧从而对风进行隔绝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风棉服,包括棉服本体,所述棉服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衣袖,所述棉服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开合棉服的拉链,所述棉服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嵌合有弹性拉伸带,所述弹性拉伸带通过连接线呈X型缝合,所述棉服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棉服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远离棉服本体的一端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的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折片,所述折片的正面开设有凹口,所述折片以凹口为中心左侧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折片以凹口为中心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母扣卡紧的子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戴时,通过打开拉链和闭合拉链进行穿戴,穿戴时,通过棉服本体底部的弹性拉伸带对棉服本体进行限制,通过连接线将弹性拉伸带固定于棉服本体的底部,且呈交叉的方式进行缝合,可防止棉服本体的底部脱边,使得棉服本体与弹性拉伸带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固定于棉服本体的两侧,且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对棉服本体的腰腹部位置进行收紧,可减少棉服本体的蓬松感,同时也能够减少棉服本体在穿戴时的热量流失,在棉服本体的领口处通过折片对穿戴者的脖颈位置进行防护且通过折片一侧固定连接的母扣与折片另一侧固定连接的若干子扣进行扣合,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和固定,通过折片上开设的凹口使得折片可翻折,正常使用者可通过将折片翻折至与棉服本体贴合的位置进行穿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均设置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内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带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扣卡紧的连接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上固定连接的连接扣卡紧至第二连接带上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上实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的卡扣连接,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均设置有的褶皱部内设置有松紧带,使得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长度可调节且能够对棉服本体对应的腰部位置进行收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衣袖上均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内穿设有带有弹性的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主要用于调节衣袖的袖口的收紧程度,拉绳为带有弹性的拉绳,可直接对袖口进行收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袖上设置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后通过打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拉绳的收紧程度可根据穿戴者的需求进行调整,且拉紧拉绳后可直接对袖口的收紧程度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服本体的两侧缝合有防磨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戴者在穿戴棉服本体时,手臂与棉服本体的两侧之间会产生摩擦,通过在棉服本体的两侧缝合有防磨垫片来延长棉服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服本体的正面缝合有插袋,所述插袋的插口呈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袋能够对穿戴者的手进行保护,且呈倾斜设置,更适合手进行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棉服本体采用真丝面料,所述真丝面料上粘接有聚酯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真丝面料作为贴身面料,使棉服穿起来更舒适,聚酯纤维弹性好、柔软更贴身,这样结合使棉服在保暖的同时又很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酯纤维远离真丝面料的一端粘接有防风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风面料为现有的且广泛运用于服装领域,防风面料可阻挡外界的风,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棉服本体时能够有效的保持热量,减少热量流失。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真丝面料作为贴身面料,使棉服穿起来更舒适,聚酯纤维弹性好、柔软更贴身,这样结合使棉服在保暖的同时又很舒适2、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固定于棉服本体的两侧,且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对棉服本体的腰腹部位置进行收紧,可减少棉服本体的蓬松感,同时也能够减少棉服本体在穿戴时的热量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棉服本体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连接扣;2、第一连接带;3、折片;4、拉链;5、棉服本体;6、第二连接带;7、连接座;8、衣袖;9、防磨垫片;10、插袋;11、连接线;12、弹性拉伸带;13、连接槽;14、第一穿孔;15、调节扣;16、拉绳;17、第二穿孔;18、母扣;19、凹口;20、子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棉服,包括棉服本体(5),所述棉服本体(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衣袖(8),所述棉服本体(5)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开合棉服的拉链(4),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5)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内嵌合有弹性拉伸带(12),所述弹性拉伸带(12)通过连接线(11)呈X型缝合,所述棉服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所述棉服本体(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6),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6)远离棉服本体(5)的一端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5)的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折片(3),所述折片(3)的正面开设有凹口(19),所述折片(3)以凹口(19)为中心左侧固定连接有母扣(18),所述折片(3)以凹口(19)为中心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母扣(18)卡紧的子扣(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棉服,包括棉服本体(5),所述棉服本体(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衣袖(8),所述棉服本体(5)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开合棉服的拉链(4),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5)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内嵌合有弹性拉伸带(12),所述弹性拉伸带(12)通过连接线(11)呈X型缝合,所述棉服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所述棉服本体(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6),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6)远离棉服本体(5)的一端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5)的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折片(3),所述折片(3)的正面开设有凹口(19),所述折片(3)以凹口(19)为中心左侧固定连接有母扣(18),所述折片(3)以凹口(19)为中心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母扣(18)卡紧的子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6)上均设置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内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第一连接带(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扣(1),所述第二连接带(6)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豪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康雅鞋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