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00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包括立架、固定在立架上的投喂机构及若干下料组件、固定在立架下端的行走小车、与行走小车配合的滑轨;所述投喂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下方的送料组件、蓄料组件及饵料拾取机构;所述下料组件由若干长度递增的管体组合而成,所述管体下端呈折弯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堆叠放置的若干养殖箱内的螃蟹进行投喂饵料,一定区域内的养殖箱内能够实现同时投料,减少投喂时间,同时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投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螃蟹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丰富的内陆水资源,大力发展螃蟹养殖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项目,螃蟹的营养价值极高,据分析每100g可食用部分中含蛋白质14%,成为人们深受欢迎的珍贵的水产品,因此螃蟹养殖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螃蟹养殖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主要有池塘式、围栏式、瓦瓮式、吊养笼式等,上述传统的养殖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池塘养殖效率低,螃蟹本身具有攻击性且自身十几天就要退壳一次,退壳的螃蟹容易受到同类或其他生物的攻击,致使螃蟹的生存率低,因此目前出现了螃蟹养殖箱,对螃蟹进行室内的养殖,且每只螃蟹放置在单独的养殖箱内,使得螃蟹之间彼此分离,然而这种室内的培养方式对螃蟹的投喂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投喂的方法,此种方法效率低,耗时耗力,同时投喂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投喂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养殖箱内的螃蟹投喂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人工投喂过程中工作效率低、耗时耗力且投喂易出现遗漏或重复投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包括立架、固定在立架上的投喂机构及若干下料组件、固定在立架下端的行走小车、与行走小车配合的滑轨;所述投喂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下方的送料组件、蓄料组件及饵料拾取机构;所述下料组件由若干长度递增的管体组合而成,所述管体下端呈折弯状。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在立架上的框板、固定在框板下端的若干定位杆及固定在框板上的一对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及架设在第一导轨上端的横杆;所述料斗固定在一对横杆之间,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固定在定位杆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传动轴及环绕传动轴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出料口下端;所述蓄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框板上的第二导轨及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一对蓄料盘,所述第二导轨长轴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蓄料盘上端面的高度低于传送带下端面的高度;所述饵料拾取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包括第三导轨及与第三导轨连接的饵料吸盘。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中的支撑架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端部连接有皮带轮A,所述皮带轮A及一侧传动轴端部环绕设置有传动皮带A。优选的,所述蓄料组件中第二导轨与蓄料盘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蓄料盘固定在导向板上,所述导向板下端设置有两排与第二导轨嵌套配合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导轨一侧端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另一侧端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端部连接有皮带轮B,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皮带轮B之间环绕设置有传动皮带B,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与传动皮带B贴合设置并固定。优选的,所述饵料拾取机构中第三导轨两端端部分别固定有安装板A,所述安装板A端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导轨嵌套配合的第一滚轮,一侧所述第一导轨下端设置有固定在框板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端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杆,同侧的安装板A端面上固定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滑块;所述饵料吸盘下端设置有若干吸嘴,上端固定有安装板B;若干所述吸嘴的分布与若干所述管体的分布相同;所述安装板B端面上安装有与第三导轨嵌套配合的第三滚轮,一侧所述安装板A端部固定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端部连接有皮带轮C,远离第四电机的一侧安装板A上固定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皮带轮C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环绕设置有传动皮带C,所述饵料吸盘上端面与传动皮带C贴合设置并固定。优选的,若干所述管体分别沿框板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并列设置,下端向远离框板中部一侧折弯,经折弯的若干管体下端部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用于对堆叠放置的若干养殖箱内的螃蟹进行投喂饵料,一定区域内的养殖箱内能够实现同时投料,减少投喂时间,同时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投料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料斗、送料机构、蓄料组件、饵料拾取机构的设计,实现了饵料的下料,然后通过送料机构运送至蓄料组件内,并通过拾取机构将蓄料组件内的饵料吸取,最终投放至管体内,通过管体将饵料运送至各个螃蟹养殖箱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立架、投喂机构、下料组件及行走小车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投喂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投喂机构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架、送料机构及饵料拾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送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架、蓄料组件及饵料拾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蓄料组件(缺省传动皮带B)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蓄料组件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饵料拾取机构的安装结构主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饵料拾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料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料管道沿框板长轴方向设置单排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投入使用时的主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投入使用时的俯视图。其中:1、立架,2、投喂机构,3、下料组件,4、机架,5、料斗,6、送料组件,7、蓄料组件,8、饵料拾取机构,9、框板,10、定位杆,11、第一导轨,12、横杆,13、支撑架,14、传动轴,15、传送带,16、第一电机,17、皮带轮A,18、传动皮带A,19、第二导轨,20、蓄料盘,21、导向板,22、第二滚轮,23、第一从动轮,24、第二电机,25、皮带轮B,26、传动皮带B,27、第三导轨,28、饵料吸盘,29、安装板A,30、第一滚轮,31、第三电机,32、丝杠,33、滑块,34、吸嘴,35、安装板B,36、第三滚轮,37、第四电机,38、皮带轮C,39、第二从动轮,40、传动皮带C,41、管体,42、行走小车,43、滑轨,44、养殖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包括立架1、固定在立架1上的投喂机构2及若干下料组件3、固定在立架1下端的行走小车42、与行走小车42配合的滑轨43,该行走小车42嵌套配合在滑轨43上,并可沿滑轨43移动,滑轨43呈S型,如图16所示,滑轨43之间及一侧外端设置有若干排堆叠放置的养殖箱44,通过行走小车42带动立架1、投喂机构2及下料组件3沿滑轨43移动,并依次向养殖箱44内进行饵料的投喂。其中,投喂机构2包括机架4、固定在机架4上的料斗5、设置在料斗5下方的送料组件6、蓄料组件7及饵料拾取机构8。如图6所示,机架4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固定在立架上的投喂机构及若干下料组件、固定在立架下端的行走小车、与行走小车配合的滑轨;所述投喂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下方的送料组件、蓄料组件及饵料拾取机构;所述下料组件由若干长度递增的管体组合而成,所述管体下端呈折弯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固定在立架上的投喂机构及若干下料组件、固定在立架下端的行走小车、与行走小车配合的滑轨;所述投喂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下方的送料组件、蓄料组件及饵料拾取机构;所述下料组件由若干长度递增的管体组合而成,所述管体下端呈折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在立架上的框板、固定在框板下端的若干定位杆及固定在框板上的一对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及架设在第一导轨上端的横杆;所述料斗固定在一对横杆之间,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固定在定位杆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传动轴及环绕传动轴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出料口下端;所述蓄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框板上的第二导轨及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一对蓄料盘,所述第二导轨长轴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蓄料盘上端面的高度低于传送带下端面的高度;所述饵料拾取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包括第三导轨及与第三导轨连接的饵料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中的支撑架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端部连接有皮带轮A,所述皮带轮A及一侧传动轴端部环绕设置有传动皮带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投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洁琼刘丝雨刘滨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