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彦国专利>正文

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它涉及农业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寒地连栋温室保温效果不佳,仍需加热取暖才得以保证作物生长,导致能源浪费、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屋顶、拉伸式保温机构、支撑框架、除霜机构和两个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支撑框架的形状为拱形,支撑框架的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均固接有墙体透光层,支撑框架的北坡面固接有保温墙,屋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端,支撑框架的内侧设有拉伸式保温机构,支撑框架东西两侧山墙的内侧均设有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除霜机构设置在屋顶机构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农作物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
本技术涉及农业温室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
技术介绍
现在温室在结构上存在诸多缺陷,致使多数温室保温效果不佳、能源浪费较大,特别是内蒙、东北地区等寒冷和高寒地区的连栋温室存在此问题更为突出。这是由于寒冷地区冬季温度极低,为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环境,传统的温室在冬季仍需通过燃煤、用电或燃气取暖,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投入成本,农民入不敷出,导致冬季寒地95%的温室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寒地连栋温室保温效果不佳,仍需加热取暖才得以保证作物生长,导致能源浪费、成本增加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包括屋顶、拉伸式保温机构、支撑框架、除霜机构和两个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支撑框架的形状为拱形,支撑框架的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均固接有墙体透光层,支撑框架的北坡面固接有保温墙,屋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上端,支撑框架的内侧设有拉伸式保温机构,支撑框架东西两侧山墙的内侧均设有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除霜机构设置在屋顶机构的内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寒地温室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温室的保温效果极大地提升,温室内无需取暖即可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即时在寒地冬季也能广泛应用,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2、本技术中设有屋顶,根据温室所处地理环境的太阳的倾斜角度,设定出屋顶南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最优夹角,保证折射光大量进入,使温室内多进光、多产热,确保温室内温度。3、本技术中拱形屋梁的设计,可以增大温室的跨度,增强温室结构的稳定性,增大温室内的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4、本技术中拉伸式保温机构可使温室在白天能够充分接受日照,使温室内多进光,保证温室内温度,日落后将保温层拉平,能够减少温度的流失。5、本技术中当需要阳光进入时,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能够转动成与阳光入射线保持平行,迎合阳光进入,当阳光不足时,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转动成一个平面,起到保温的作用。6、本技术中除霜机构能够及时清理温室屋顶空腔内的水气,有效防止屋顶出现水雾或冰霜,避免对阳光的射入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屋顶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拉伸式保温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包括屋顶1、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除霜机构和两个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支撑框架3的形状为拱形,支撑框架3的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均固接有墙体透光层,支撑框架3的北坡面固接有保温墙,屋顶1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上端,支撑框架3的内侧设有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东西两侧山墙的内侧均设有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除霜机构设置在屋顶机构的内侧。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3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固接的墙体透光层,其材质可以为玻璃、阳光板、亚克力板、耐力板或透光膜,支撑框架3北坡面固接的保温墙,其材质可以为保温砌块墙(如砌块外贴苯板或聚氯酯)、软体保温被、珍珠岩或土墙。屋顶1可根据温室所处地理环境的太阳的倾斜角度,设定出屋顶1中南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最优夹角,保证折射光大量进入,使温室内多进光、多产热,确保温室内温度。拉伸式保温机构2将保温层拉至温室的北侧,可使温室在白天能够充分接受日照,使温室内多进光,保证温室内温度,日落后将保温被向南拉出,平铺在温室内侧,能够减少温度的流失。早晨阳光东面山墙遮光,傍晚阳光西面山墙遮光,为了避免出现遮光现象,当需要阳光进入时,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能够转动成与阳光入射线保持平行,迎合阳光进入,当阳光不足时,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转动成一个平面,起到保温的作用。除霜机构能够及时清理温室屋顶空腔内的水气,有效防止屋顶出现水雾或冰霜,避免对阳光的射入造成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屋顶1包括棚面骨架1-1、棚面透光层和多个连接架1-2,棚面骨架1-1的前后坡面上均固接有棚面透光层,棚面骨架1-1通过多个连接架1-2与支撑框架3的外侧面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连接架1-2将棚面骨架1-1支撑固定在支撑框架3的顶端。本实施方式中棚面透光层的材质可以为玻璃、阳光板、亚克力板、耐力板或透光膜。所述棚面骨架1-1的前坡面和后坡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直角、锐角或钝角。所述棚面骨架1-1的前坡面和后坡面为平面或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棚面骨架1-1的后坡面上设有上翻板式通风窗机构,上翻板式通风窗机构包括翻转驱动机构和多个并列平行设置的窗扇1-4,窗扇1-4的上侧端固接有窗转轴1-5,窗扇1-4通过翻转驱动机构绕窗转轴1-5转动。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窗扇1-4在棚面骨架1-1后坡面上沿南北方向上均布设置,每个窗扇1-4分别沿东西方向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翻转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分别固接有一个主动齿轮,每个窗转轴1-5上分别固接有一个从动齿轮,每个主动齿轮分别与一个从动齿轮相啮合,每个驱动电机单独控制一个窗转轴1-5,实现窗转轴1-5的转动,进而实现窗扇1-4的上翻;翻转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链条、主动链轮和多个从动链轮,每个窗转轴1-5上分别固接有一个从动链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接有一个主动链轮,链条缠绕在主动链轮和多个从动链轮的外侧,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实现多个窗转轴1-5的同步转动;翻转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油缸或气缸或电推杆、齿条和多个齿轮,每个窗转轴1-5上分别固接有一个齿轮,齿条设置在多个窗转轴1-5的下侧,多个齿轮分别与齿条相啮合,齿条的一侧设有油缸或气缸或电推杆,油缸或气缸或电推杆推动齿条沿长度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窗转轴1-5的转动。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拉伸式保温机构2包括多个保温被2-3和拉伸驱动机构,多个保温被2-3通过拉伸驱动机构平铺在支撑框架3的内侧或堆叠在支撑框架3内的一侧。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拉伸驱动机构在白天时,可将多个保温被2-3拉至堆叠在温室内的一侧,可使温室在白天能够充分接受日照,使温室内多进光,保证温室内温度,日落后将保温被2-3拉出,平铺在温室内侧,能够减少温度的流失。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拉伸驱动机构包括保温层第一卷轴2-1、保温层第二卷轴2-2、多根钢丝绳2-4、多个主滑道2-5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屋顶(1)、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除霜机构和两个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n支撑框架(3)的形状为拱形,支撑框架(3)的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均固接有墙体透光层,支撑框架(3)的北坡面固接有保温墙,屋顶(1)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上端,支撑框架(3)的内侧设有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东西两侧山墙的内侧均设有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除霜机构设置在屋顶机构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屋顶(1)、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除霜机构和两个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
支撑框架(3)的形状为拱形,支撑框架(3)的东西两侧山墙和南坡面上均固接有墙体透光层,支撑框架(3)的北坡面固接有保温墙,屋顶(1)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上端,支撑框架(3)的内侧设有拉伸式保温机构(2),支撑框架(3)东西两侧山墙的内侧均设有侧山墙追光保温机构(5),除霜机构设置在屋顶机构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包括棚面骨架(1-1)、棚面透光层和多个连接架(1-2),棚面骨架(1-1)的前后坡面上均固接有棚面透光层,棚面骨架(1-1)通过多个连接架(1-2)与支撑框架(3)的外侧面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面骨架(1-1)的后坡面上设有上翻板式通风窗机构,上翻板式通风窗机构包括翻转驱动机构和多个并列平行设置的窗扇(1-4),窗扇(1-4)的上侧端固接有窗转轴(1-5),窗扇(1-4)通过翻转驱动机构绕窗转轴(1-5)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式保温机构(2)包括多个保温被(2-3)和拉伸驱动机构,多个保温被(2-3)通过拉伸驱动机构平铺在支撑框架(3)的内侧或堆叠在支撑框架(3)内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寒地区大跨度生态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驱动机构包括保温层第一卷轴(2-1)、保温层第二卷轴(2-2)、多根钢丝绳(2-4)、多个主滑道(2-5)和多个滑轮(2-7),保温层第一卷轴(2-1)水平固接在支撑框架(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彦国
申请(专利权)人:于彦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