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6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种植前土地管理:先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再施入有机肥作基肥,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果树品种选择:桃树、柿子树,果树的行距、株距确认:行距是2.0m~2.5m,株距是0.85m~1.25m,涉及套种栽培技术领域。该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利用有机肥料中的多种元素结合,避免单一依靠化肥的施肥方式长时间使用,对果园土壤造成伤害,根系发育需要消耗营养,营养主要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利用大间距种植,使果树的长枝与根系的两级交换能力强,合理喷洒药水,防治病虫害,间隔区种植药材,减轻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种栽培
,具体为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由于山地的环境和土壤具有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光照强度高的优点,因此山地的农民通常在山地和平地上种满各类果树,例如桃树、柿子树等。中药材是我国中药方剂和成药的原料,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组成,其中植物类药材占90%左右。全国应用的药材有1000~1200种,其中野生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栽培药材的供货量占药材使用总量的70%以上,药材栽培已成为我国药材的主要来源。果树的成长期一般较为长久,在这长久成长期内,若将果园荒置,则未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果农的收入水平。在果树建园初期,土地利用率低,杂草生长快,病虫害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果农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因此,研发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解决了果树的成长期一般较为长久,若将果园荒置,则未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果农的收入水平,在果树建园初期,土地利用率低,杂草生长快,病虫害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果农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地: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步骤二、种植前土地管理:先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再施入有机肥作基肥,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步骤三、果树品种选择:桃树、柿子树;步骤四、果树的行距、株距确认:行距是2.0m~2.5m,株距是0.85m~1.25m;步骤五、基地打坑:基地采用圆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5-20cm、深度为35-45cm;步骤六、果树种植:种植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同时移栽套种植物,栽植后,立即浇水,并覆盖地膜;步骤七、果园管理:果树在生长周期内,需进行修枝剪叶、追肥浇水、防病虫害,防病虫害治理:当树苗进入正常生长之后,在果树枝条上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稀释的水溶液,所述高效氯氰菊酯的稀释量与加水后的量成1:2000比例即可。优选的,在果树行距的中间细耙做畦,畦宽1.15~155米,沟宽20~25厘米、深15厘米。优选的,果树树龄3年以内,套种植物品种选用板蓝根;板蓝根育种: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以条播为好,播前种子用40℃温水浸泡4小时,用草灰播拌匀;板蓝根种植: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一条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灌透水即可;收获加工:如收大青叶,播种后水肥管理跟上去,一年可割收2~3次,割收叶子时选晴天,立即晒干,如遇阴雨应烘干,干后即可供药用,收板蓝根时,注意不要刨断刨伤,影响质量,把刨回的根晾到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捆,晒至完全干燥。优选的,果树树龄3年以上,套种植物品种选用半夏;半夏育种:在春季三月份,将块茎用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块茎2~4小时,然后捞出来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半夏种植:在畦面上按行距16~20厘米,株距6~10厘米,穴深5厘米,每穴裁2块,覆土3-5厘米,其后将块茎种植在土壤,上覆3厘米左右的透气砂壤即可;收获加工:在收获半夏时,如土壤湿度过大,可把块茎和土壤一齐先刨松一下,让其较快的蒸发出土壤中水分,使土壤尽快变干,刨收时,从畦一头顺行用爪钓或铁镐将半夏整棵带叶翻在一边,细心地拣出块茎,倒苗后的植株掉落在地上的珠芽应刨收前拣出,刨收后地中遗留的枯叶和残枝应检出烧掉。优选的,畦田管理:套种植物出苗后,需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春季,套种植物萌芽前,需重施粪肥、饼肥、尿素和草皮灰混合肥,撒施于畦面上,施肥后,立即进行培土。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鸡粪25%、猪粪25%、秸秆粉35%、磷酸钙0.2%、尿素0.1%、腐殖土14%、根瘤菌液0.4%、固氮菌0.3%。优选的,畦田上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遇干旱气候应及时浇水,雨季又要及时排涝。优选的,套种植物种植后,在畦田上铺设有塑料薄膜,将套种植物保温。(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通过施入有机肥料作基肥,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果树的行距是2.0m~2.5m,株距是0.85m~1.25m,当树苗进入正常生长之后,在果树枝条上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稀释的水溶液,所述高效氯氰菊酯的稀释量与加水后的量成1:2000比例即可,利用有机肥料中的多种元素结合,避免单一依靠化肥的施肥方式长时间使用,对果园土壤造成伤害,根系发育需要消耗营养,营养主要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利用大间距种植,使果树的长枝与根系的两级交换能力强,合理喷洒药水,防治病虫害,间隔区种植药材,减轻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2)、该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通过果树树龄3年以内,套种植物品种选用板蓝根,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一条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灌透水即可,利用果树种植后的3年内,未形成大树冠,荫蔽度较低,合理地套种茎秆低矮、株型瘦小、较喜阳的中药材品种-板蓝根,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消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收益的目的。(3)、该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通过果树树龄3年以上,套种植物品种选用半夏,在畦面上按行距16~20厘米,株距6~10厘米,穴深5厘米,每穴裁2块,覆土3-5厘米,其后将块茎种植在土壤,上覆3厘米左右的透气砂壤即可,利用果树种植3年后,随着果树树冠的增大,在2-3米宽的行距中已形成了较荫蔽的环境,这就要种植喜阴的中药材-旱半夏,合理套种,减轻果农要承担较大经济负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地: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步骤二、种植前土地管理:先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再施入有机肥作基肥,所述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鸡粪25%、猪粪25%、秸秆粉35%、磷酸钙0.2%、尿素0.1%、腐殖土14%、根瘤菌液0.4%、固氮菌0.3%,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步骤三、果树品种选择:桃树、柿子树;步骤四、果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选地: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n步骤二、种植前土地管理:先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再施入有机肥料作基肥,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n步骤三、果树品种选择:桃树、柿子树;/n步骤四、果树的行距、株距确认:行距是2.0m~2.5m,株距是0.85m~1.25m;/n步骤五、基地打坑:基地采用圆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5-20cm、深度为35-45cm;/n步骤六、果树种植:种植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同时移栽套种植物,栽植后,立即浇水,并覆盖地膜;/n步骤七、果园管理:果树在生长周期内,需进行修枝剪叶、追肥浇水、防病虫害,防病虫害治理:当树苗进入正常生长之后,在果树枝条上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稀释的水溶液,所述高效氯氰菊酯的稀释量与加水后的量成1:2000比例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
步骤二、种植前土地管理:先清除杂草,然后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再施入有机肥料作基肥,再向有机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最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
步骤三、果树品种选择:桃树、柿子树;
步骤四、果树的行距、株距确认:行距是2.0m~2.5m,株距是0.85m~1.25m;
步骤五、基地打坑:基地采用圆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5-20cm、深度为35-45cm;
步骤六、果树种植:种植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同时移栽套种植物,栽植后,立即浇水,并覆盖地膜;
步骤七、果园管理:果树在生长周期内,需进行修枝剪叶、追肥浇水、防病虫害,防病虫害治理:当树苗进入正常生长之后,在果树枝条上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稀释的水溶液,所述高效氯氰菊酯的稀释量与加水后的量成1:2000比例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果树行距的中间细耙做畦,畦宽1.15~155米,沟宽20~25厘米、深1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果树树龄3年以内,套种植物品种选用板蓝根;
板蓝根育种: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以条播为好,播前种子用40℃温水浸泡4小时,用草灰播拌匀;
板蓝根种植: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一条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灌透水即可;
收获加工:如收大青叶,播种后水肥管理跟上去,一年可割收2~3次,割收叶子时选晴天,立即晒干,如遇阴雨应烘干,干后即可供药用,收板蓝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朋高志华王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新洲区金浦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