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0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保护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放置有第二保护壳体,所述第二保护壳体靠近第一保护壳体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通过设置有解锁块、连接柱与卡槽,操作人员将第二保护壳体一侧的限位槽对准限位柱,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部时,操作人员松开解锁块,连接弹簧推动卡接柱向卡槽方向移动,卡接柱带动连接柱与解锁块复位,然后卡接柱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部,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卡接住,便可以对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进行固定,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方便进行安装,对电路板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
,具体为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方便。根据RC选频网络的不同形式,可以将RC振荡电路分为RC超前(或滞后)相移振荡电路和文氏电路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到壳体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壳体在组装时需要使用到螺丝进行紧固,使得安装人员对壳体进行组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放置有第二保护壳体,所述第二保护壳体靠近第一保护壳体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均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靠近第一保护壳体的一端均与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壳体内部且位于限位槽的一侧均开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的内腔放置有解锁块,所述第二保护壳体内部且位于限位槽与解锁槽之间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解锁槽靠近连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槽内部,所述连接柱位于连接槽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接有卡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槽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限位柱靠近卡接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接柱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卡接柱远离连接柱一端的形状大小与卡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直径均小于限位槽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第一保护壳体远离第一散热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第二散热孔的数量与第一散热孔的数量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解锁块的外侧与解锁槽内腔滑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通过设置有解锁块、连接柱与卡槽,操作人员将第二保护壳体一侧的限位槽对准限位柱,使得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部时,操作人员松开解锁块,此时连接弹簧推动卡接柱向卡槽方向移动,使得卡接柱带动连接柱与解锁块复位,然后卡接柱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部,从而使得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卡接住,便可以对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保护壳体与第二保护壳体方便进行安装,对电路板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图中:1、第一保护壳体;2、第二保护壳体;3、限位槽;4、解锁槽;5、连接槽;6、解锁块;7、连接柱;8、卡接柱;9、限位柱;10、卡槽;11、第一散热孔;12、滤网;13、电路板;14、连接弹簧;15、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壳体1,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放置有第二保护壳体2,第二保护壳体2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限位槽3内腔均放置有限位柱9,限位柱9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端均与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解锁槽4,解锁槽4的内腔放置有解锁块6,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与解锁槽4之间均开设有连接槽5,解锁槽4靠近连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槽5内部,连接柱7位于连接槽5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接有卡接柱8,连接柱7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槽5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14,限位柱9靠近卡接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0,卡接柱8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10内部。卡接柱8远离连接柱7一端的形状大小与卡槽1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使得卡接柱8与卡槽10卡接的更为牢固,限位柱9的直径均小于限位槽3的内径,使得限位柱9能够伸入至限位槽3的内腔,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1,且第一散热孔11的数量为五个,第一保护壳体1远离第一散热孔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5,且第二散热孔15的数量与第一散热孔11的数量一致,使得第一保护壳体1内部散热效果较好,第一散热孔11与第二散热孔1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滤网12,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第一保护壳体1内部,第一保护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3,电路板13设置有RC振荡元件与红外发射元件,提高了本电路的实用性,解锁块6的外侧与解锁槽4内腔滑动连接,使得解锁块6在解锁槽4内腔滑动的更为平稳。综上所述,该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使用时,操作人员拉动解锁块6,使得解锁块6沿着解锁槽4内腔向外侧滑动,使得解锁块6带动连接柱7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柱7带动卡接柱8向连接槽5内腔方向移动,然后卡接柱8的一端与卡槽10脱离卡接,此时操作人员将第二保护壳体2抽出,然后便可对第一保护壳体1内部电路板13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将第二保护壳体2一侧的限位槽3对准限位柱9,使得限位柱9位于限位槽3内部时,操作人员松开解锁块6,此时连接弹簧14推动卡接柱8向卡槽10方向移动,使得卡接柱8带动连接柱7与解锁块6复位,然后卡接柱8的一端延伸至卡槽10内部,从而使得第一保护壳体1与第二保护壳体2卡接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放置有第二保护壳体(2),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内腔均放置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端均与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解锁槽(4),所述解锁槽(4)的内腔放置有解锁块(6),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与解锁槽(4)之间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解锁槽(4)靠近连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槽(5)内部,所述连接柱(7)位于连接槽(5)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接有卡接柱(8),所述连接柱(7)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槽(5)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14),所述限位柱(9)靠近卡接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接柱(8)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10)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放置有第二保护壳体(2),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内腔均放置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靠近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端均与第一保护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解锁槽(4),所述解锁槽(4)的内腔放置有解锁块(6),所述第二保护壳体(2)内部且位于限位槽(3)与解锁槽(4)之间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解锁槽(4)靠近连接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槽(5)内部,所述连接柱(7)位于连接槽(5)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接有卡接柱(8),所述连接柱(7)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槽(5)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14),所述限位柱(9)靠近卡接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接柱(8)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RC振荡和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8)远离连接柱(7)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松青胡灿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多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