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82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机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和滑杆,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空槽,且空槽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空槽的外侧设置有转块,且转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头处连接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滑杆设置于缓冲块的内侧,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且手机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孔。该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具备撞击防护功能,并且可以方便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
技术介绍
手机壳是对手机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装饰品,手机壳对手机不仅起到了美观、装饰的作用,也对手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防止手机表面受到刮痕。手机壳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手机壳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内部包裹的手机进行保护,防止外界装置对其进行损坏,然而现有的手机壳不具备很好的撞击防护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不具备很好的撞击防护功能,并且不能方便的携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和滑杆,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空槽,且空槽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空槽的外侧设置有转块,且转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头处连接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滑杆设置于缓冲块的内侧,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手机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且手机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孔。优选的,所述转杆与手机壳本体之间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杆的外表面与空槽的外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r>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转块之间为转动连接,且限位块的结构采用菱形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调节杆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固定块关于手机壳本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与滑杆之间通过弹簧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缓冲块与底板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手机壳本体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底板的外表面与手机壳本体的内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具备撞击防护功能,并且可以方便的携带;1.本技术通过固定块、调节杆、缓冲块、底板、滑杆和弹簧使装置具有撞击防护功能,当手机受到碰撞时,手机开始产生震动,即底板震动,即底板上下运动时,使得调节杆带动缓冲块在滑杆上进行左右滑动,弹簧随着缓冲块的位置进行伸长或者缩短,同时对缓冲块起到一股反作用力,使得底板上下运动的幅度减小,从而使得手机在受到碰撞时震动的幅度较小;2.本技术通过转轴、连接环、转块、限位块和转杆使装置可以方便的携带,转动限位块,向上扳动连接环,转杆在转轴上进行转动,将连接环转动至手机壳本体的正上方,用线圈穿过连接环,挂置在脖颈上,使得手机壳本体可以方便的被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缓冲块与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块与调节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机壳本体;2、空槽;3、转轴;4、连接环;5、转块;6、限位块;7、固定块;8、调节杆;9、缓冲块;10、底板;11、滑杆;12、弹簧;13、转杆;14、第一开孔;15、第二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空槽2、转轴3、连接环4、转块5、限位块6、固定块7、调节杆8、缓冲块9、底板10、滑杆11、弹簧12、转杆13、第一开孔14和第二开孔15,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空槽2,且空槽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连接有转杆13,且转杆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4,空槽2的外侧设置有转块5,且转块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6,手机壳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8,调节杆8的端头处连接有缓冲块9,且缓冲块9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0,滑杆11设置于缓冲块9的内侧,滑杆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2,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14,且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孔15;进一步的,转杆13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通过转轴3构成转动结构,且转杆13的外表面与空槽2的外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向上扳动连接环4,转杆13在转轴3上进行转动,将连接环4转动至手机壳本体1的正上方,用线圈穿过连接环4,挂置在脖颈上,使得手机壳本体1可以方便的被携带;进一步的,限位块6与转块5之间为转动连接,且限位块6的结构采用菱形结构设置,转动限位块6,使得限位块6与连接环4不再接触,即限位块6不再将连接环4固定在空槽2内;进一步的,固定块7与调节杆8之间为转动连接,且固定块7关于手机壳本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当手机受到碰撞时,手机开始产生震动,即底板10震动,对缓冲块9产生力,使得调节杆8受到压力绕固定块7进行转动;进一步的,缓冲块9与滑杆11之间通过弹簧12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缓冲块9与底板10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结构,即底板10上下运动时,使得调节杆8带动缓冲块9在滑杆11上进行左右滑动;进一步的,底板10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底板10的外表面与手机壳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弹簧12随着缓冲块9的位置进行伸长或者缩短,同时对缓冲块9起到一股反作用力,使得底板10上下运动的幅度减小,从而使得手机在受到碰撞时震动的幅度较小。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时,首先将手机放置入手机壳本体1内,然后当手机受到碰撞时,手机开始产生震动,即底板10震动,对缓冲块9产生力,使得调节杆8受到压力绕固定块7进行转动,即底板10上下运动时,使得调节杆8带动缓冲块9在滑杆11上进行左右滑动,弹簧12随着缓冲块9的位置进行伸长或者缩短,同时对缓冲块9起到一股反作用力,使得底板10上下运动的幅度减小,从而使得手机在受到碰撞时震动的幅度较小;最后转动限位块6,使得限位块6与连接环4不再接触,即限位块6不再将连接环4固定在空槽2内,向上扳动连接环4,转杆13在转轴3上进行转动,将连接环4转动至手机壳本体1的正上方,用线圈穿过连接环4,挂置在脖颈上,使得手机壳本体1可以方便的被携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和滑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空槽(2),且空槽(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连接有转杆(13),且转杆(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4),所述空槽(2)的外侧设置有转块(5),且转块(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端头处连接有缓冲块(9),且缓冲块(9)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0),所述滑杆(11)设置于缓冲块(9)的内侧,所述滑杆(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2),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14),且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和滑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空槽(2),且空槽(2)的内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连接有转杆(13),且转杆(1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4),所述空槽(2)的外侧设置有转块(5),且转块(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端头处连接有缓冲块(9),且缓冲块(9)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0),所述滑杆(11)设置于缓冲块(9)的内侧,所述滑杆(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2),所述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14),且手机壳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开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且具有撞击防护功能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3)与手机壳本体(1)之间通过转轴(3)构成转动结构,且转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东在线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