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79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有效减少功率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并且元器件容易选型,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输出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出电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开关电源在设计时输入输出都是通过高频变压器进行功率转换,即开关电源每一路输出都会有一个单独的绕组电路,如图1所示;变压器的输出绕组通过整流滤波到负载输出端口,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往往高频变压器在设计时会采用初级绕组包次级绕组或次级绕组包初级绕组的“三明治”绕法,目的是使初次级绕组之间增加耦合度,同时利于散热,使变压器工作在最佳的状态;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合变压器初次级绕组的圈数相差不能太大的前提下,即开关电源的输入与输出电压范围相差不能太大,变压器的匝比不能太大或太小。在一些特殊应用的场合,如一种自动化快速断路器操作开关电源要求24V的DC输入,0~300V的DC输出恒流给超级电容充电,由于输入输出的电压相差太大,在设计时如采用两级拓扑架构来实现则会增加成本,相应体积也会增大,从成本上考虑,采用单端反激一级架构来实现则发现在设计时通过计算变压器匝比在0.05左右,使得初级绕组圈数太少,次级绕组圈数太多,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耦合度变差,不容易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用于连接变压器的高压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用于连接变压器的高压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