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7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滤波单元、锂电池充电芯片、锂电池、马达启停控制单元和马达,马达启停控制单元包括有连接于该马达与锂电池之间的第四三极管、与该第四三极管连接的第二三极管、控制第四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导通的第三三极管、控制第三三极管导通的开关、与开关连接的充电电容和MOS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简易电路,不仅可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还可实现马达启停的功能,以致不用更换电池与接触式充电,可以达到完全防水的功能,单击开关控制马达动作;长按开关秒可以停止动作,还可利用开关可以达到ON‑OFF循环功能,可以替代MCU控制与机械自锁开关,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指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剃须刀、理发剪、电动牙刷都是含有MCU或是自锁机械开关,造成成本价格偏高或是有寿命的问题。另外,剃须刀、理发剪、电动牙刷大部分都是在有水的场合使用,无论是用一次性换电池或是接触式充电都会有防水渗水的问题,导致金属或零件不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滤波单元、锂电池充电芯片和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连接的锂电池及与该锂电池连接的马达启停控制单元和与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连接的马达,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包括有连接于该马达与锂电池之间的第四三极管、与该第四三极管连接的第二三极管、与该第四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连接并控制该第四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导通的第三三极管、用于控制该第三三极管导通的开关、与该开关连接的充电电容和MOS管,该MOS管连接第三三极管,且该开关连接所述锂电池。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后连接所述MOS管的G极、第三三极管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的C极及充电电容,该MOS管的D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的C极,该第三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B极和第四三极管的B极,该MOS管的S极、第三三极管的E极均接地,该第四三极管的E极和第二三极管的E极均连接锂电池,所述充电电容连接于MOS管的G极和S极之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压管ZD1与MOS管的G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2和二极管D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有与接收线圈连接的整流桥和与该整流桥连接的滤波电容C2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与整流滤波单元之间连接有输入过电压保护单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过电压保护单元包括连接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与整流滤波单元之间的电阻R23以及稳压管ZD2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还连接有充电显示LED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的型号为ME4054B。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简易电路,不仅可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还可实现马达启停的功能,以致不用更换电池与接触式充电,可以达到完全防水的功能,单击开关控制马达动作;长按开关秒可以停止动作,还可利用开关可以达到ON-OFF循环功能,可以替代MCU控制与机械自锁开关,降低成本,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所示,为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1、整流滤波单元2、锂电池充电芯片3和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3连接的锂电池4及与该锂电池4连接的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和与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连接的马达6,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包括有连接于该马达6与锂电池4之间的第四三极管51、与该第四三极管51连接的第二三极管52、与该第四三极管51及第二三极管52连接并控制该第四三极管51和第二三极管52导通的第三三极管53、用于控制该第三三极管53导通的开关54、与该开关54连接的充电电容55和MOS管56,该MOS管56连接第三三极管53,且该开关54连接所述锂电池4。本技术利用简易电路,不仅可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还可实现马达启停的功能,以致不用更换电池与接触式充电,可以达到完全防水的功能,单击开关54控制马达动作;长按开关2秒可以停止动作,还可利用开关可以达到ON-OFF循环功能,可以替代MCU控制与机械自锁开关,降低成本,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所述开关54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4,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后连接所述MOS管56的G极、第三三极管53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52的C极及充电电容55,该MOS管56的D极连接第三三极管53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52的C极,该第三三极管53的C极连接第二三极管52的B极和第四三极管51的B极,该MOS管56的S极、第三三极管53的E极均接地,该第四三极管51的E极和第二三极管52的E极均连接锂电池4,所述充电电容55连接于MOS管56的G极和S极之间。所述稳压管ZD1与MOS管56的G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2和二极管D1。所述整流滤波单元2包括有与接收线圈1连接的整流桥21和与该整流桥21连接的滤波电容C22。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3与整流滤波单元2之间连接有输入过电压保护单元7。所述输入过电压保护单元7包括连接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3与整流滤波单元2之间的电阻R23以及稳压管ZD21。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3还连接有充电显示LED灯8。所述锂电池充电芯片3的型号为ME4054B,其引脚少,价格低。锂电池充电芯片3为简单的5支脚的IC,除了VCC输入脚、GND脚、BAT接电池输出脚功能外,CHRG脚为充电显示脚可以透过外加充电显示LED灯8和电阻R21实现显示的功能,PROG脚可以设定输出充电电流的功能。能量由接收线圈接收,线圈波形为交流经过整流桥2把正半周和负半周整成全波整流,全波整流与半波整流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能量浪费,如果输入电压过高,稳压管ZD21可以把能量吸收,稳压管ZD21动作时流过电阻R23会产生一定的压降,所以稳压管ZD21加上电阻R23可以保证不会超过锂电池充电芯片3输入电压。当一按开关54时,锂电池电压足够经过稳压管ZD1,此时Vb有电压=Va-Vzd1,锂电池电压少于ZD1设定电压是不会动作,避免在过低电压马达动作。Vb电压超过0.7V,流过电阻R4的电流足够能力驱动第三三极管53,此时第三三极管53动作,Vc电压会低于Va电压,驱动第二三极管52和第四三极管51动作。当第二三极管52动作会使第三三极管53一起动作,所以开关54放开时,第四三极管51也是动作的,所以马达是在动作的。以上完成了一按开关使马达动作,放开开关后,马达也是动作的。常按开关2秒马达停止动作,具体工作时,当一按开关54超过两秒,Vb有电压经过电阻R2对充电电容C1充电,充电电容C1电压达到1V以上MOS管Q1动作。MOS管动作会把Vc点电压拉低,使第三三极管53停止动作。第三三极管53停止动作,Vd点压跟Va电压相当,使第二三极管52和第四三极管51停止动作,第四三极管51不动作马达停止运转,开关54放开,充电电容C1还有电压,MOS管Q1继续动作,然后经过1~2秒钟,充电电容C1的电透过电阻R3放电放到MOS管Q1驱动电压以下,MOS管Q1不动作。在按开关54一下马达运转。这就是ON-OFF循环过程。所述动作的意思为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1)、整流滤波单元(2)、锂电池充电芯片(3)和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3)连接的锂电池(4)及与该锂电池(4)连接的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和与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连接的马达(6),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包括有连接于该马达(6)与锂电池(4)之间的第四三极管(51)、与该第四三极管(51)连接的第二三极管(52)、与该第四三极管(51)及第二三极管(52)连接并控制该第四三极管(51)和第二三极管(52)导通的第三三极管(53)、用于控制该第三三极管(53)导通的开关(54)、与该开关(54)连接的充电电容(55)和MOS管(56),该MOS管(56)连接第三三极管(53),且该开关(54)连接所述锂电池(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1)、整流滤波单元(2)、锂电池充电芯片(3)和与该锂电池充电芯片(3)连接的锂电池(4)及与该锂电池(4)连接的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和与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连接的马达(6),该马达启停控制单元(5)包括有连接于该马达(6)与锂电池(4)之间的第四三极管(51)、与该第四三极管(51)连接的第二三极管(52)、与该第四三极管(51)及第二三极管(52)连接并控制该第四三极管(51)和第二三极管(52)导通的第三三极管(53)、用于控制该第三三极管(53)导通的开关(54)、与该开关(54)连接的充电电容(55)和MOS管(56),该MOS管(56)连接第三三极管(53),且该开关(54)连接所述锂电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实现马达启停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4)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4),另一端连接稳压管ZD1后连接所述MOS管(56)的G极、第三三极管(53)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52)的C极及充电电容(55),该MOS管(56)的D极连接第三三极管(53)的B极和第二三极管(52)的C极,该第三三极管(53)的C极连接第二三极管(52)的B极和第四三极管(51)的B极,该MOS管(56)的S极、第三三极管(53)的E极均接地,该第四三极管(51)的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国李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