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海强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56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该二胡包括琴筒,琴筒上沿纵向设有琴杆,琴杆底端贯穿琴筒与琴拖固定连接,琴筒上还设有琴码;变调千金包括两个滑轮和变音滑块,两个滑轮安装在琴杆顶部,变音滑块能够沿琴杆的杆长方向移动;琴弦,包括外弦和内弦,外弦和内弦的一端均固定在琴拖底部,外弦和内弦的另一端穿过变音滑块,并分别绕过各滑轮,内弦的另一端固定在沿琴筒的轴线方向设在琴杆的顶部的内弦轴上,外弦的另一端固定在琴杆的轴线呈120°‑130°的外弦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弦与内弦分别被牵引到琴杆的两侧,便于变音滑块调音,外弦轴与琴杆中轴线呈120‑130°角,且内弦轴与外琴弦沿琴杆中轴线位于琴杆两侧,拓展了音域及千金的安装调节区域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
本技术涉及音乐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
技术介绍
二胡是中华名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又名胡琴,是我国北方的民间乐器,由于其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凉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所以二胡已成为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弦乐声部重要乐器,为了弘扬传统民族乐器,所以更多的二胡演奏家选择以直播的方式对二胡进行推广,但是由于传统传统二胡不仅太长无法在车内使用,而且传统二胡只能演奏六个调,表现力单一,兼容性不好,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扩大音域、增强表现力的调音二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包括琴筒,所述琴筒底部设有琴拖,所述琴筒上沿纵向设有琴杆,所述琴杆顶端设有琴头,所述琴杆底端贯穿琴筒与琴拖固定连接,所述琴筒上还设有琴码;变调千金,包括两个滑轮和变音滑块,所述两个滑轮安装在琴杆顶部,所述变音滑块能够沿琴杆的杆长方向移动,用于对二胡进行变调调节;琴弦,包括外弦和内弦,所述外弦和内弦的一端均固定在琴拖底部,外弦和内弦均沿琴杆轴向延伸并抵靠在琴码上,所述外弦和内弦的另一端穿过变音滑块,并分别绕过各滑轮,内弦的另一端固定在沿琴筒的水平轴线方向设在琴杆的顶部的内弦轴上,所述外弦的另一端固定在琴杆的竖向轴线呈120°-130°的外弦轴上。较佳地,所述外弦轴和内弦轴分别位于琴杆竖向轴线的两侧,所述变调千金安装在位于外弦轴和内弦轴之间的琴杆竖向轴线上。较佳地,所述变调千金设在距离琴筒300-350mm处。较佳地,所述琴杆长度为500-550mm。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还包括琴弓,所述琴弓设在外弦和内弦之间。所述琴弓由第一琴弓与第二琴弓进行插接,所述第一琴弓长500mm,第二琴弓长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变调千金成上的两个滑轮沿琴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使得分别缠绕在滑轮的内弦与外弦分别被牵引到琴杆的两侧,便于调节变调千金上的变音滑块滑动调音,外弦轴与琴杆竖向轴线呈120-130°角,内弦轴与外琴弦沿琴杆竖向轴线位于琴杆两侧,内弦轴与琴筒轴线平行,且内弦轴位于外弦轴的上方,拓展了音域及千金的安装调节区域范围。本技术的二胡琴杆500-550mm,能够装入旅行箱与背包中,便于携带,琴弓由第一琴弓与第二琴弓插接而成,也能够装入旅行箱与背包中,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带琴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琴头、琴杆、变调千金、外弦轴以及内弦轴的连接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琴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琴筒,2.琴拖,3.琴杆,4.琴码,5.变调千金,5-1.滑轮,5-2.变音滑块,6.琴弦,7.外弦轴,8.内弦轴,9.琴弓,9-1.第一琴弓,9-2.第二琴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包括琴筒1,所述琴筒1底部设有琴拖2,所述琴筒1上沿纵向设有琴杆3,所述琴杆3顶端设有琴头,所述琴杆3底端贯穿琴筒1与琴拖2固定连接,所述琴筒1上还设有琴码4;变调千金5,包括两个滑轮5-1和变音滑块5-2,所述两个滑轮5-1安装在琴杆3顶部,所述变音滑块5-2能够沿琴杆3的杆长方向移动,用于对二胡进行变调调节;琴弦6,包括外弦和内弦,所述外弦和内弦的一端均固定在琴拖2底部,外弦和内弦均沿琴杆3轴向延伸并抵靠在琴码4上,所述外弦和内弦的另一端穿过变音滑块5-2,并分别绕过各滑轮5-1,内弦的另一端固定在沿琴筒1的水平轴线方向设在琴杆3的顶部的内弦轴8上,所述外弦的另一端固定在琴杆3的竖向轴线呈120°-130°的外弦轴7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传统二胡只能演奏六个调,表现力单一的问题,在本技术中,通过对传统二胡进行改进,将二胡上安装的固定千金替换为本技术中使用的变调千金5,本技术中的变调千金5包括两个滑轮5-1和变音滑块5-2,其中两个滑轮5-1位于琴杆3顶部,且两个滑轮5-1均能够沿琴杆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在琴杆3有限的长度内对变调千金5中的变音滑块5-2进行调音,通过上下位移变音滑块5-2,能够快速定弦转调,由原有固定千金的六个调变(六个调包括C(26)、D(15)、F(63)、G(52)、A(41)以及bB(37))为现有的十二个调由原有的固定千金一种弦法一个调,变为现在的一种弦法四个调,以26为例,以前只能演奏C调,改进后可以演奏C、B、bB以及A;52弦可以演奏G、#F、F以及E,有利于独奏曲、歌曲和不同戏曲的演奏,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而且能够将穿出变音滑块5-2的外弦和内弦缠绕在各滑轮5-1上,并且使外弦和内弦的穿出端分别拉拽在琴杆3的两侧,并分别固定在外弦轴7和内弦轴8上,其中本技术的外弦轴7与琴杆轴线呈120~130°角度,能够最大的扩展二胡的音域及千金的安装调节区域范围,现有二胡的外弦轴和内弦轴均平行于琴筒1的轴线安装在琴杆3上,不利于调节二胡的音域,调节不方便;其中,所述外弦轴7和内弦轴8分别位于琴杆3中竖向轴线的两侧,所述变调千金5安装在位于外弦轴7和内弦轴8之间的琴杆3竖向轴线上。其中,所述变调千金5设在距离琴筒1300-350mm处,有利于调节变调千金,进行调音与变调,可以演奏12个调24种表现手法,丰富了二胡拉奏歌曲的表现能力,有助于舞台表演。其中,所述琴杆3长度为500-550mm,有利于收纳。其中,还包括琴弓9,所述琴弓9设在外弦和内弦之间。其中,所述琴弓9由第一琴弓9-1与第二琴弓9-2进行插接,所述第一琴弓9-1长500mm,第二琴弓9-2长300mm,便于收纳携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其特征在于,包括/n琴筒(1),所述琴筒(1)底部设有琴拖(2),所述琴筒(1)上沿纵向设有琴杆(3),所述琴杆(3)顶端设有琴头,所述琴杆(3)底端贯穿琴筒(1)与琴拖(2)固定连接,所述琴筒(1)上还设有琴码(4);/n变调千金(5),包括两个滑轮(5-1)和变音滑块(5-2),所述两个滑轮(5-1)安装在琴杆(3)顶部,所述变音滑块(5-2)能够沿琴杆(3)的杆长方向移动,用于对二胡进行变调调节;/n琴弦(6),包括外弦和内弦,所述外弦和内弦的一端均固定在琴拖(2)底部,外弦和内弦均沿琴杆(3)轴向延伸并抵靠在琴码(4)上,所述外弦和内弦的另一端穿过变音滑块(5-2),并分别绕过各滑轮(5-1),内弦的穿出端固定在沿琴筒(1)的水平轴线方向设在琴杆(3)的顶部的内弦轴(8)上,所述外弦的穿出端固定在琴杆(3)的竖向轴线呈120°-130°的外弦轴(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调音二胡,其特征在于,包括
琴筒(1),所述琴筒(1)底部设有琴拖(2),所述琴筒(1)上沿纵向设有琴杆(3),所述琴杆(3)顶端设有琴头,所述琴杆(3)底端贯穿琴筒(1)与琴拖(2)固定连接,所述琴筒(1)上还设有琴码(4);
变调千金(5),包括两个滑轮(5-1)和变音滑块(5-2),所述两个滑轮(5-1)安装在琴杆(3)顶部,所述变音滑块(5-2)能够沿琴杆(3)的杆长方向移动,用于对二胡进行变调调节;
琴弦(6),包括外弦和内弦,所述外弦和内弦的一端均固定在琴拖(2)底部,外弦和内弦均沿琴杆(3)轴向延伸并抵靠在琴码(4)上,所述外弦和内弦的另一端穿过变音滑块(5-2),并分别绕过各滑轮(5-1),内弦的穿出端固定在沿琴筒(1)的水平轴线方向设在琴杆(3)的顶部的内弦轴(8)上,所述外弦的穿出端固定在琴杆(3)的竖向轴线呈120°-130°的外弦轴(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阳海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