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内的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和RFID读写器,RFID天线的射频接口与RFID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相连接。本体中还设置有控制主板,RFID读写器的通信端接口与控制主板的对应接口连接。控制主板向RFID读写器发出读写命令,作为响应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和物品中的电子标签就会建立特定的通信,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将射频信号发射至电子标签,RFID天线同时接收来自RFID电子标签的反馈信号,从而实现非接触式远距离的通信识别功能,RFID读写器将通信结果实时传输至控制主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工管理各类资产实物的方式难以满足当下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的需要,既费力,还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对于涉密信息的管理对象(即涉密信息载体),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如何管理好这些资产已成为现代企业和政法单位的迫切需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如何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自动监管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寻求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其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实时监管,实时显示、记录资产携带记录,判断资产携带合法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内的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和RFID读写器,RFID天线的射频接口与RFID读写器的射频接口相连接。本体中还设置有控制主板,RFID读写器的通信端接口与控制主板的对应接口连接。控制主板向RFID读写器发出读写命令,作为响应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和物品中的电子标签就会建立特定的通信,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将射频信号发射至电子标签,RFID天线同时接收来自RFID电子标签的反馈信号,RFID读写器将通信结果实时传输至控制主板。优选地,本体包括分立于两侧的侧立架、连接于两侧的侧立架上部的横梁,横梁和侧立架中均设有RFID天线,RFID读写器设置于横梁中。侧立架和横梁中均设置RFID天线,辐射范围全面,可以更严密地监管经过本感应通道门的物品。更优选地,在本体横梁的前后侧表面上可以分别安装三色警示装置,三色警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主板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主板接收到RFID读写器反馈的实时信息后会进行数据处理,并由三色警示装置实时而直观地反映出来。优选地,可以本体上开设若干窗口,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进入本体的内侧空间,以便于设备元件的安装和维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通过系统RFID技术对赋予唯一编码的信息载体进行管理,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实时跟踪管理,实时显示、记录资产携带记录,判断资产携带合法性,任何保密资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能获准被带出,一旦监管对象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被带出,RFID通信系统能第一时间获知,从而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解决物资出入库门无信息记录的缺陷,独特的权限管理理念,实现物资领用流程管理化、信息化、透明化,同时具备物资防盗的功能,杜绝出现的实物与财务帐目不符的情况,所有固定资产管理一目了然。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RFID读写器;2、三色警示装置;3、本体;31、横梁;32、侧立架;4、RFID天线;5、控制主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感应通道门,其基于物联网技术,主体由本体3、设置于本体3内的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4和RFID读写器1、控制主板5组成。RFID天线4的射频接口与RFID读写器1的射频接口相连接,RFID读写器1的通信端接口与控制主板5的对应接口连接。RFID是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在物品中的标签进入阅读器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读写器1连接RFID天线4,一个RFID识别系统至少需要有一个RFID天线4,RFID读写器天线接口数量可以有不同。RFID读写器1通过RFID天线4,将射频信号发射至经过感应通道门的物品中的RFID电子标签。RFID天线4同时接受来自RFID电子标签的反馈信号。RFID读写器的基本构成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软件部分是生产厂家出厂时固化在读写器中的,负责对读写器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响应和对标签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硬件部分也是二个基本功能模块,即控制系统和由接收器和发送器组成的高频接口。控制器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接口常见的是RS232、RS485、RJ45等。本体3包括分立于两侧的侧立架32、连接于两侧的侧立架32上部的横梁31,由侧立架32和横梁31围成一出入口,如图1所示。横梁31和侧立架32中均设有RFID天线4,RFID读写器1设置于横梁31中。本体3的横梁31的前后侧表面上安装有三色警示装置2,三色警示装置2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主板5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主板5根据实时接收的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三色警示装置2,由三色警示装置2将监控结果直观地反映出来。本体3的横梁31和侧立架32上均开设若干窗口,以便于内部安装的设备元件的安装和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3)、设置于所述本体(3)内的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4)和RFID读写器(1),RFID天线(4)的射频接口与RFID读写器(1)的射频接口相连接,所述本体(3)中还设置有控制主板(5),所述RFID读写器(1)的通信端接口与控制主板(5)的对应接口连接,所述本体(3)包括分立于两侧的侧立架(32)、连接于两侧的侧立架(32)上部的横梁(31),由侧立架(32)和横梁(31)围成一出入口,所述本体(3)的横梁(31)和侧立架(32)上均开设若干窗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感应通道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3)、设置于所述本体(3)内的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4)和RFID读写器(1),RFID天线(4)的射频接口与RFID读写器(1)的射频接口相连接,所述本体(3)中还设置有控制主板(5),所述RFID读写器(1)的通信端接口与控制主板(5)的对应接口连接,所述本体(3)包括分立于两侧的侧立架(32)、连接于两侧的侧立架(32)上部的横梁(31),由侧立架(32)和横梁(31)围成一出入口,所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知慧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