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38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测试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测试组件下方的承载台;所述测试组件包括上金属铜棒、下金属铜棒和第一测试底板;所述下金属铜棒位于所述上金属铜棒下方且与所述上金属铜棒配合使用,所述下端下金属铜棒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测试底板位于所述下金属铜棒下方且与所述下金属铜棒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测试底板与所述下金属铜棒螺接,可以旋动下金属铜棒以调节与上金属铜棒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绝缘材料测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检验电子电气设备符合防电击保护的要求,防止使用者免遭电击危险,必须对设备的绝缘系统材料进行抗电击强度试验,电子产品的绝缘必须能承受高压试验以确定出现在配电系统中受到高压脉冲作用时绝缘不会被击穿。现有技术进行耐压试验一般将待测薄层绝缘材料置放在上下金属铜棒之间,通过与上下金属铜棒分别连接的接线端子测试其电压,但上金属铜棒和下金属铜棒的距离不好精准调控,操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比较低。且现有的抗电强度测试装置中一般配置100g和50g两组上金属铜棒,由于没有装置固定,在使用或者搬运过程中上金属铜棒就会有较大概率掉出来,可能导致其掉到地上而造成变形,最终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能简单精准调节测试距离,使用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绝缘材料抗电强度的测试装置,包括承载台;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支架;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一测试底板,所述第一测试底板上开设有与预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容纳槽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装配的下金属铜棒;一端与所述支架装配,另一端与所述下金属铜棒相对设置的上金属铜棒;通过调整所述下金属铜棒与所述螺纹孔的螺合度,以调整所述上金属铜棒与下金属铜棒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和与所述承载台平行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板自由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垂直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上金属铜棒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孔对应的外螺纹。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和分别上下平行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倾斜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优选的,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下对应处分别设有两组内螺纹孔;所述上金属铜棒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的内螺纹孔对应的两组外螺纹。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测试底板、倾斜板和两个固定板为采用纯铜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式结构。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测试底板、第二测试底板上分别设有用于试验电压的接线端子。作为优选的,所述承载台采用电木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上金属铜棒和下金属铜棒的相对端面上设有圆弧形倒角,半径为0.5mm。作为优选的,所述承载台设有与所述上金属铜棒尺寸一致的凹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将所述上金属铜棒固定的卡扣或者夹具。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测试底板与下金属铜棒螺接,通过旋动下金属铜棒以调节下金属铜棒与上金属铜棒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测试底板和承载台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参考图1和图4,一种用于绝缘材料抗电强度的测试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1、测试组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1和测试组件2下方的承载台4;所述测试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4上的第一测试底板23,所述第一测试底板23上开设有与预设在所述承载台4上的容纳槽41对应的螺纹孔231,所述容纳槽41的开口端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孔231;与所述螺纹孔231螺纹装配的下金属铜棒22;一端与所述支架1装配,另一端与所述下金属铜棒22相对设置的上金属铜棒21;通过调整所述下金属铜棒22与所述螺纹孔231的螺合度,以调整所述上金属铜棒21与下金属铜棒22之间的距离。承载台4的容纳槽41使得下金属铜棒22能顺利升降。测试时,将被测薄层材料放入上金属铜棒21和下金属铜棒22之间,只需要旋转下金属铜棒22以压紧密接触样品,就能够很好地固定被试样品并能够根据被测样品厚度进行灵活的调节,操作简便省力。实施例二参考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11、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11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12和与所述承载台平行设置的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一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板1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板13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13垂直的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设有内螺纹(未示出),所述上金属铜棒21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套筒14的内螺纹孔对应的外螺纹(未示出)。当需要大幅度调节待测距离时,可通过旋动上金属棒21,带内螺纹的套筒14能使其在套筒21保持垂直地上下运动,更能确保操作的精准性。实施例三参考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11、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11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12和分别上下与所述承载台4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3;所述两个固定板1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板上12,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两个固定板13上下对应处分别设有两组内螺纹孔(未示出);所述上金属铜棒21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对应的两组外螺纹(未示出)。当需要大幅度调节待测距离时,可通过旋动上金属棒21,两个互相平行的固定板13使得上金属棒21保持垂直地上下运动,更能确保操作的精准性。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测试底板11、倾斜板12和固定板13为采用纯铜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式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测试底板23、第二测试底板11上分别设有用于试验电压的接线端子3。在第一测试底板23、第二测试底板上的接线端子11,接通到高压发生仪。高压发生仪输出高压通过试验电压的接线端子3施加到被试样品的两侧;规定的测试时间完成后,按照法规要求对被试样品进行检查。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4采用电木制成,达到绝缘效果的同时亦增加了底部的质量以提高稳定性。所述上金属铜棒21和下金属铜棒22的相对端面上设有圆弧形倒角,半径为0.5mm。测试中不会对被试样品有任何物理损伤,同时又能够紧密接触被试样品,上金属铜棒21通过螺纹与支架1连接,能够很好地固定被试样品并能够根据被试厚度进行灵活的调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台4设有与所述上金属铜棒21尺寸一致的凹槽。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3上设置有将所述上金属铜棒21固定的卡扣或者夹具。在平常存放或者搬运过程中,凹槽将上金属铜棒21收纳,或者固定板13将上金属铜棒21固定,上金属铜棒21就不会有掉出来的风险。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台;/n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支架;/n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测试组件;/n所述测试组件包括:/n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一测试底板,所述第一测试底板上开设有与预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容纳槽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孔;/n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装配的下金属铜棒;/n一端与所述支架装配,另一端与所述下金属铜棒相对设置的上金属铜棒;/n通过调整所述下金属铜棒与所述螺纹孔的螺合度,以调整所述上金属铜棒与下金属铜棒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
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支架;
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测试组件;
所述测试组件包括:
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一测试底板,所述第一测试底板上开设有与预设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容纳槽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孔;
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装配的下金属铜棒;
一端与所述支架装配,另一端与所述下金属铜棒相对设置的上金属铜棒;
通过调整所述下金属铜棒与所述螺纹孔的螺合度,以调整所述上金属铜棒与下金属铜棒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
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和
与所述承载台平行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板自由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垂直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上金属铜棒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孔对应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台上的第二测试底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底板上且倾斜设置的倾斜板和分别上下平行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中心罗明军吴佳乐江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夏准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