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25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材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包括握杆、锥头以及推出机构,所述锥头装设于所述握杆的底部,所述握杆与所述锥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推出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以及所述锥头内,所述推出机构用于凸伸出所述锥头以使得位于所述锥头内的样品被推出所述锥头,所述握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纹,所述握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握杆的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锥头进行取样打孔,然后通过推出机构把锥头内的样品推出锥头而实现样品的取出;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握杆外壁设置有摩擦纹来增加摩擦力以避免打滑,并在握杆的顶部设置有挂孔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悬挂,易于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孔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材取样
,尤其是指一种打孔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人员DNA数据库建设中,生物检材的采集多为血样FTA卡以及口腔细胞FTA卡两种形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库成本,生物样本的直接扩增受到普遍欢迎。直接扩增对检材的取样量要求较高,手动剪刀剪取样本的方法无法满足实验要求。为了满足直接扩增,生物检材的标准化取样显得特别迫切,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手动打孔器,让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对对载体进行打孔取样。目前市场上的生物样品手动打孔器,但是这种打孔取样装置具有以下不足:1、打孔头磨损大,且打孔取样以后难以把样品推出打孔头;2、打孔器光滑而难以紧握,影响了打孔的稳定性和精确性;3、打孔器难以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打孔取样装置,磨损低且容易取出样品,并具有易于紧握以及方便存放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包括握杆、锥头以及推出机构,所述锥头装设于所述握杆的底部,所述握杆与所述锥头均为中空结构且彼此连通,所述推出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以及所述锥头内,所述推出机构用于凸伸出所述锥头以使得位于所述锥头内的样品被推出所述锥头,所述握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纹,所述握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握杆的挂孔。进一步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按针件、顶针以及复位件,所述按针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内,所述顶针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头内,所述顶针的顶部设置有顶块,所述按针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块,所述按针件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握杆的顶部并设置有按压头,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锥头内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退回至所述锥头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复位件包围所述顶针,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锥头的内底壁以及所述顶块。更进一步的,所述按针件与所述按压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头,所述按针件位于所述手柄头内,所述挂孔设置于所述手柄头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头与所述握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杆与所述锥头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握杆以及所述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锥头进行取样打孔,然后通过推出机构把锥头内的样品推出锥头而实现样品的取出;此外,本技术通过在握杆外壁设置有摩擦纹来增加摩擦力以避免打滑,并在握杆的顶部设置有挂孔来使得本技术能够悬挂,易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握杆,2—锥头,3—推出机构,11—摩擦纹,12—挂孔,13—手柄头,14—中间杆,31—按针件,32—顶针,33—复位件,34—顶块,35—按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包括握杆1、锥头2以及推出机构3,所述锥头2装设于所述握杆1的底部,所述握杆1与所述锥头2均为中空结构且彼此连通,所述推出机构3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1内以及所述锥头2内,所述推出机构3用于凸伸出所述锥头2以使得位于所述锥头2内的样品被推出所述锥头2,所述握杆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纹11,所述握杆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握杆1的挂孔12。在本技术进行使用时,由工作人员握住握杆1,由于握杆1外侧壁设置有形状为螺纹状的摩擦纹11,因此工作人员能够握住本技术而不打滑,从而把本技术对准载体并通过锥头2插入载体内进行样品的切割,被切割下来的样品此时位于锥头2内;然后工作人员把本技术移动至相应的容器处,再通过控制推出机构3动作,由推出机构3于握杆1内滑动而把锥头2内的样品推离锥头2,使得样品落入容器,从而实现了取样效果;在使用完成以后,把本技术的挂孔12与外界存放点的挂钩进行配合,使得本技术处于悬挂状态进行存放,以便于再次使用时的取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设置有锥头2,因此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在载体中切割出样品,并通过控制推出机构3活动的方式来把样品自锥头2中推出,从而实现了快速取出样品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的效果,达到了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出机构3包括按针件31、顶针32以及复位件33,所述按针件31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1内,所述顶针32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头2内,所述顶针32的顶部设置有顶块34,所述按针件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块34,所述按针件31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握杆1的顶部并设置有按压头35,所述复位件33设置于所述锥头2内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32退回至所述锥头2内。该复位件33优选为弹簧,所述复位件32包围所述顶针32,所述复位件32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锥头2的内底壁以及所述顶块34,起到了节省空间的效果。即本技术的具体动作如下:由工作人员按下按压头35,带动按针件31来驱动顶针32下降,而使得顶针32伸出锥头2外,因此位于锥头2的开口处的样品也会被顶针32推离锥头2,此时复位件33被压缩而发生形变;然后当工作人员松开手时,复位件33因失去压力而恢复形变,从而驱动顶针32以及按压头35上升,实现了带动顶针32退回锥头2内的效果,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取样。具体的,所述按针件31与所述按压头35可拆卸连接,可由工作人员根据自身使用习惯更换合适的按压头35,使得控制更准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杆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头13,所述按针件31位于所述手柄头13内,所述挂孔12设置于所述手柄头13的一侧。该按压头35用于在打孔时让工作人员握住握杆1的手的大拇指能够进行按压,使得工作人员的手腕能够放松而不会在打孔多次以后过于疲劳;此外,该手柄头13还用于对按针件31进行限位,即防止在复位件33复位过程中而把按针件31推离握杆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头13与所述握杆1可拆卸连接,让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大拇指的大小来选择规格适合的手柄头13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杆1与所述锥头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杆14,该中间杆14也为中空结构,所述中间杆1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握杆1以及所述锥头2。即工作人员可根据所需取样的实际大小,来更换内孔直径适宜的锥头2进行使用,使得本技术的泛用性更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包括握杆、锥头以及推出机构,所述锥头装设于所述握杆的底部,所述握杆与所述锥头均为中空结构且彼此连通,所述推出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内以及所述锥头内,所述推出机构用于凸伸出所述锥头以使得位于所述锥头内的样品被推出所述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纹,所述握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握杆的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取样装置,包括握杆、锥头以及推出机构,所述锥头装设于所述握杆的底部,所述握杆与所述锥头均为中空结构且彼此连通,所述推出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内以及所述锥头内,所述推出机构用于凸伸出所述锥头以使得位于所述锥头内的样品被推出所述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纹,所述握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悬挂所述握杆的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按针件、顶针以及复位件,所述按针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握杆内,所述顶针活动设置于所述锥头内,所述顶针的顶部设置有顶块,所述按针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块,所述按针件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握杆的顶部并设置有按压头,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锥头内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退回至所述锥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