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05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属于风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风道盖,所述风道本体的前端面右侧连通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搭接凹槽,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口相匹配的防水翻板,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风道导向格栅,所述风道导向格栅位于防水翻板的后方,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道防水坎,所述风道本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道防水坎和第二道防水坎,从而达到了使用该风道本体时具有防水、防溅和挡水的效果,降低了风道本体内进入的水,避免进入风道本体内的水使风道本体内的风阻增大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道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医院及家庭中,对于慢性病人和瘫痪病人治疗及护理,除了配合药物和针剂的治疗之外,病患者如能在护理床上接受必要的物理方式的护理,可以大大增强患者肌体的活性,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大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然而现有的全自动护理床暖风风道结构不具有防水结构。现有的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风道不具有防水、防溅和挡水的效果,进而容易使水进入风道内容易造成使风道内的风阻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风道不具有防水、防溅和挡水的效果,进而容易使水进入风道内容易造成使风道内的风阻增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风道盖,所述风道本体的前端面右侧连通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搭接凹槽,两个所述搭接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口相匹配的防水翻板,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风道盖(4),所述风道本体(1)的前端面右侧连通有进风口(101),所述进风口(10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搭接凹槽(102),两个所述搭接凹槽(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口(101)相匹配的防水翻板(5),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风道导向格栅(2),所述风道导向格栅(2)位于防水翻板(5)的后方,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道防水坎(201),所述第一道防水坎(201)位于多个风道导向格栅(2)的后方,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风道盖(4),所述风道本体(1)的前端面右侧连通有进风口(101),所述进风口(10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搭接凹槽(102),两个所述搭接凹槽(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进风口(101)相匹配的防水翻板(5),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风道导向格栅(2),所述风道导向格栅(2)位于防水翻板(5)的后方,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道防水坎(201),所述第一道防水坎(201)位于多个风道导向格栅(2)的后方,所述风道本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道防水坎(203)和第二道防水坎(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护理床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道排水孔(3),多个所述第一道排水孔(3)分别位于多个风道导向格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增高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舒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